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四十二章 撤藩!废爵!千秋功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 撤藩!废爵!千秋功业!(2 / 3)

了能保住性命,此刻的他,早已将什么面子、什么藩王的尊严,统统抛诸脑后了。

朱允熥见状,心中暗自轻轻叹气。老朱的这几个儿子,当真是太过不堪。

“罢了,都别哭了。”

朱允熥抬手挥了挥,众藩王的哭声戛然而止,一个个皆惶恐不安地抬头望向龙椅上的朱允熥。

“如此说来,方才你们给朕罗列的那些罪状,皆是一派胡言了?”朱允熥似笑非笑地问道。

“全是胡言!全是胡言!全是胡言!”众藩王赶忙连声应道。

“那诽谤君上、意图谋逆之罪,又该当如何论处啊?”

众藩王闻言,皆噤若寒蝉,不敢再接话。

朱允熥神色凝重,沉声道:“你们皆是朕的亲叔叔,虽犯下此等大罪,但若是刀斧加身,实非朕之所愿。”

他微微一顿,目光环视众人,接着道:“天下百姓若见朕杀了你们,也定会指摘朕太过狠辣,竟对自家叔叔都容不下,罔顾这骨肉亲情。”

“况且,此次祸事的首恶乃是周王与朱高煦二人,你们不过是受了蛊惑,从犯而已。”

朱允熥微微昂首,语气稍缓,“朕,可以饶你们不死!”

众藩王闻听此言,顿时喜形于色,忙不迭地连连磕头,齐声高呼:“谢陛下隆恩!”

“然而,你们这般胆大妄为,犯下如此滔天重罪,朕虽可念及亲情不予追究,但朝廷法度森严,却不能毫无惩处。”

朱允熥话锋陡然一转,冷冷吐出四个字:“撤藩,废爵!”

仿若晴空霹雳,众藩王的动作瞬间僵住,一个个呆若木鸡地杵在原地。

朝廷素有“八议”之制,这是传承千年的特权规制。

即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依此制度,这八种身份之人犯罪,皆能依法从轻论处。

谋逆之罪,放在寻常百姓身上,必遭千刀万剐,亲族也难脱灭门之灾。

可落在皇室宗亲,尤其是当今天子的亲叔叔身上,最重不过赐死。

且公开行刑绝无可能,毕竟天家颜面不可轻损。

如今他们谋反未遂,便被镇压,按惯例,本该是废降爵位,终身圈禁。

朱允熥此刻提出撤藩、废爵,哪是什么饶恕,分明是顶格重罚!

想来,不杀他们,并非朱允熥心慈手软,而是身处这以“孝”为尊、万事孝先的时代,没人愿背负弑叔的骂名。

所以,众藩王一听这话,瞬间明白先前的涕泪哀求,全是徒劳。

朱允熥随手拿起一份早已备好的卷宗,目光锁定齐王,冷笑道:“齐王,你适才怒斥朕时,慷慨陈词,那番话可是说得义正辞严啊!”

他把卷宗递向一旁,“赵瑞,你将里头内容念与众人听听。”

赵瑞赶忙接过,展开卷宗,随即高声诵读起来。

在老朱诸多子嗣里,齐王朱榑的荒唐跋扈、残忍无情是出了名的,

比起秦王朱樉,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的藩地早已被恶行染得乌烟瘴气,民怨鼎沸。

在他眼中,杀人都只是稀疏平常之事。

自朱允熥设立举报制度,都察院便收到大量检举齐王及其下属、家眷的信函。

再加上探听司暗中查访。

齐王的桩桩劣迹,皆被记录得一清二楚。

只是朝廷要给人定罪,讲究铁证如山。

尤其关乎藩王,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举报信与探听来的消息,自然不能直接当作定罪依据。

故而,才没有据此向他问罪。

可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些事,十有**确凿无疑。

此刻赵瑞逐一念出,齐王朱榑跪在地上的身躯,抖得愈发剧烈。

虽然不管此前犯了何罪,都不及今日的谋逆之罪。

但如今朱允熥还把他其他恶行一一摆出,显然是要狠狠整治一番。

朱榑怎能不被吓得心胆俱裂呢?

赵瑞念罢,朱允熥睨视众人,道:“朕这儿还有几份,皆是其余叔叔所做的‘事迹’,可要全念出来?”

“陛下饶命啊,臣等知罪了!”

众藩王即便心中已绝望透顶,仍声嘶力竭地苦苦哀求。

藩王们自幼骄纵惯了,谁手上没几件见不得人的混账事?

朱允熥见火候已到,缓缓起身,踱步至高台前沿,痛心疾首道:“你们身为朕的叔父,犯错之后,朕尚可原谅。”

“只是你们如此对待黎民百姓,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百姓又怎会饶恕你们?”

他微微皱眉,话锋又转,语气稍稍变轻:“不过,你们也曾镇守边疆,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朕心里都有数。”

朱允熥轻叹一声,道:“事到如今,撤藩废爵,势在必行。”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视众人:“但倘若你们有心赎罪,也并非无路可走。”

众藩王听闻此言,仿若久旱逢甘霖,忙不迭说道:“陛下若有差遣,臣等愿赴汤蹈火!”

朱允熥负手而立,侃侃而谈:“昔日周天子分封诸王,封地皆是蛮荒偏远之所,命诸王开疆拓土,征服四方蛮夷,悉心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