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 004(2 / 3)

妃他就得端着收着,免得贵妃不喜,恼恨昔日老爹给他找了个糙夫君。

紧随其后的是丽妃,进来后先看女儿再看他,才对上眼神丽妃就慌慌张张地垂了眼。

兴武帝无意识地扬起唇角。

每打下一地都有些聪明人想送他美人,兴武帝全无此意,贪色那是昏君才有的臭毛病,他若连区区几个美人的诱惑都抵抗不了,将来如何成就大事?

兴武帝就这么一路拒绝着,直到在一个小县城衙门里遇到了被投降的知县安排给他送饭的庶女罗菱。

兴武帝这才明白,前面的十几年不是他的自制力够强,而是遇到的那些美人都不够极美。

美且怯,兴武帝光逗弄丽妃都能生出无限趣味儿,更何况……

人还是太多了,兴武帝克制地将视线从丽妃柔媚的脸上移开,落在了大女儿永康公主脸上。

十七岁的永康公主与故去的纯孝皇后颇为相似,单看脸就是个温柔贤惠的样,但这孩子生于动乱,亲眼目睹娘亲去世,又在懂些事的年纪先后改养在太后、贵妃身边,使得永康公主早早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眼中比纯孝皇后多了一股坚韧与悍劲儿。

有多悍呢,悍到连父皇都敢鄙夷,至少兴武帝便捕捉到了大女儿眼中来不及收起的隐晦情绪,似是在嘲弄他太过贪丽妃的美色。

兴武帝不跟长女计较,算起来,他这辈子能陪长女的时间肯定是几个孩子里面最少的。

后面就是秦弘、秦炳、秦仁三兄弟了。

兴武帝先跟贵妃打听了宫中近况,没什么值得在意的大事,兴武帝就将心思放在了四个大孩子身上。

“朕离京时永康刚开始练琴,学得如何了?”

永康红唇微抿,垂眸道:“女儿不才,至今只学了皮毛。”

兴武帝:“……”

看得出是真的没琴艺上的天分了,他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贵妃笑道:“还是永康对学琴没太大兴趣,后来改学笛子就一日千里了。”

兴武帝点点头:“改日给父皇吹一曲。”

永康脸色就好看多了。

兴武帝看向三个儿子:“五月底的月考刚考完吧,你们考得如何?”

三位皇子互相看了看,弟弟们不说,大皇子秦弘只好先答:“儿臣文课考了甲中,武课只得了甲下。”

秦仁的眼角抽了抽。

兴武帝示意该开口却迟迟不语的老二。

秦炳硬着头皮道:“儿臣武课得了甲上,文课只得了丙下。”

兴武帝哼道:“像你王叔。”

秦炳忍不住咧开嘴,瞧见父皇瞪眼睛才赶紧恢复惭愧反思之状。

眼看父皇的目光移到了他这里,秦仁尴尬地笑道:“儿臣愚笨,文课武课都是乙中。”

兴武帝:“……心性倒是不错,考成这样还能笑得出来。”

秦仁讪讪地低下头。

庆阳见哥哥不开心,替哥哥分辨道:“父皇,三哥没有偷懒,每次功课都有在做。”

兴武帝暗道,老三偷懒反倒是好事,说明紧紧皮子还能考好点,勤勤恳恳考个差的才让人发愁。

这么想着,兴武帝瞥了丽妃一眼,老大老二都有甲,老三的乙肯定随了亲娘,光长脸不长脑袋了。

丽妃一点都不怕,儿子笨点挺好的,皇上来她这边够多了,儿子再聪明绝顶,岂不成了出头鸟?

大皇子占了嫡长子的名分且早早定了成国公吕家的孙女为皇子妃,二皇子有个贵妃娘、丞相外祖父,太子肯定从这俩兄弟里面挑,自家老三注定与那个位置无缘,不如普普通通的,威胁不到任何一个哥哥。

.

帝王一家共叙天伦,半个多时辰很快就过去,兴武帝该去太极殿大宴群臣了。

兴武帝准备带着三个皇子同去,让皇子们提前习惯面对文武百官的场面。

庆阳正新鲜这个父皇呢,一看父皇穿好龙靴,便从母妃怀里探出身子,张开手臂喊父皇抱,丽妃能按住女儿的手,却舍不得去捂女儿的嘴。

庆阳喊两声父皇,兴武帝就犹豫了,庆阳再喊两声,兴武帝瞧着女儿可怜巴巴的模样,心彻底软了,再次从丽妃怀里接过小女儿:“算了算了,反正庆阳还小……”

话没说完,注意到长女永康板了脸,兴武帝笑道:“好了,你们姐弟五个都随朕去,永康带着庆阳坐一席,正好照顾妹妹。”

永康满意了,到了太极殿这边,要在百官面前露脸了,永康配合地牵住妹妹的手,姐妹俩并肩走在父皇身后。

提前得了吩咐的宫人早在兴武帝的御席右侧加了一个席面,与三位皇子相对。

大臣们没有太在意,只当兴武帝刚刚回京正是最宠公主们的时候。

宴席一开,兴武帝就专心与大臣们应酬了,一会儿文臣武将接连盛赞皇上的丰功伟绩,一会儿换兴武帝依次嘉奖官员们的功劳。

庆阳坐在大姐姐身边,乳母跪坐在一旁端着碗喂她吃饭,所以庆阳的手脚眼睛都很有空,哪个人说话她就伸着脖子盯着哪个看。轮到卫国公张玠听夸时,庆阳耳朵一动,立即往下看,就见一个穿着战甲的英武男人离席而起,长得竟然比父皇还俊,就是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