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个多时辰后,孟珙才亲手一刀,捅进了魏了翁的心窝!
随后,孟珙派大哥孟玺去樊城,将今夜之事告诉樊城守将高达,要他一起投降赵朔。
襄阳和樊城之间,只隔着一个汉水,两城之间以铁锁桥相连。敌军攻打任何一个城池,另外一个城池都会进行增援。
汉水处于两城之间,大船行至此地,又会遭到两个城池远程武器的集火。
直到现在,赵朔也没能毁掉那座铁索桥,切断两城之间的联系。
樊城的高达得到消息后,马上愿意跟随孟珙投降。
一来,是大宋皇帝做的太过分了。
二来,襄阳一投降,樊城独木难支。难道,高达要为了南方赵官家,赔上自己一条命不成?华夏内战,实在是犯不上啊。
于是乎,第二天天光大亮之时,襄阳和樊城尽皆改旗易帜,为赵朔所有。
赵朔现在还在邓州呢。
还是那句话,他的目的是围城打援,襄阳是只是个鱼饵而已。大宋主力未至,赵朔的中军没必要太过靠前。
不过,既然襄阳已经投降了,赵朔也不好继续在邓州待着了,于七日后到了襄阳。
“罪臣孟珙,参见王上!”
“罪臣不识天时,抗拒天兵,其罪一也!罪臣因母亲遇难,举襄阳来投,让王上失去了一战歼宋军主力的机会,其罪二也!请王上治罪!”
孟珙恭恭敬敬地跪倒在赵朔的面前。
赵朔却微微摇头,道:“第二条算什么罪?如果你孟珙连母仇都能抛下,还要为宋国尽忠,那就连人都不算了。无论我之前有过多少承诺,都会要你的脑袋!”
“王上……知臣!”
咚!
孟珙重重一个头磕在地上,声音有些哽咽。
他虽然为母报仇,背叛大宋,投降了赵朔,自认为问心无愧。但是,谁知道天下人是怎么想的?
尤其是他的新君王赵朔是怎么想的?
赵朔如此表态,真是让孟珙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
赵朔继续道:“至于说,抗拒我的大军么……的确有罪。本来,朝廷的军务,一直是我在抓总,兵部只是管些钱粮后勤而已。以后,总是要正规化,设置个枢密院的。”
“这枢密使的位置,我原来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你,一个是史天倪。你们俩年纪差不多,如果你在我大军进入京湖之日,就举襄阳来投。这个枢密使的位置谁来做,我还真是有些为难。”
“你和史天倪的岁数又差不多。看来,你终身枢密使无望,最多也就只能做个枢密副使了。”
“我……”
咚咚咚~
孟珙闻听此言,直接给赵朔磕了三个响头,道:“愿为王上效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上待末将实在有天高地厚之恩,若末将日后对王上有半点不忠之处,愿死无葬身之地!”
不怪孟珙太激动,实在是赵朔给的太多了。
什么叫“枢密副使”而已?
那是当朝宰相的位置!
岳武穆的最高职司,也不过是“枢密副使”,而且只是个加衔,没有实际的枢密副使的权力。
而看赵朔这意思,是打算让孟珙做实权的枢密副使!
在大宋,武人想都不要想做到这个位置了还有实权!不信,看看狄青的下场!
当然了,孟珙明白,这只是赵朔对日后的许诺而已。
如今,他乃新降之人,凭什么跃居赵朔麾下那些功勋卓绝的宿将头上?
还是得立功啊!
孟珙站起来之后,道:“如今襄阳已经落入我军之手,长江南北的鄂州、黄州等地,尽皆是我的防区,由我的旧部统领。只要王上下一道旨意,我再亲自劝降,这些城池应该能传檄而定。接下来,大王兵进临安,末将愿为先锋!”
这就是孟珙的价值了。
他不仅是划时代的军事家,还手下有着五六万的大宋兵马,控制着大宋的重镇襄阳。
甚至长江南北,都有他的旧部。
孟珙一投降,京湖地区几乎马上就为赵朔所有,根本就不必动用海军正红旗,就可跨过长江了。
不过,赵朔却微微摇头,道:“那却不忙。杨惟中!”
“在!”
杨惟中,在历史记载中,幼时父母在蒙古与金国的战争中遇难,因机缘巧合,被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收养。
他“知读书,有胆略”,二十岁时就奉命出使西域三十多个国家,“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使这些国家归顺元朝。
杨惟中既是大汗养子,又有勇有谋有功绩,自然深受器重。
后来更是接替耶律楚材,以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在任期间敢作敢为,治绩显著,“天下畏其勇而怀其仁”。
赵朔改变了历史,杨惟中却没有落入窝阔台的手中。
他经过科举,展露头角,现在是赵朔的翰林学士,随军为赵朔起草各种诏书。
赵朔说道:“你为我起草一道诏书,呃……就叫《告江南军民百姓书》吧,写好之后,明发天下。再让黑冰台动手,贴遍宋国各大城池。”
“具体内容怎么写?”
“就写上在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