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也从镇上放学回来。
一家四口难得坐在一起吃饭。
红烧河豚+蒸米饭,再煮仨咸鸭蛋,切了一盘,色香味俱全。
唯一有点瑕疵的是,米饭是张桂兰蒸的,许是苦日子过得久,蒸的还是双蒸饭。
双蒸饭,就是指在米饭蒸好过后,盖子盖紧,继续加大火让蒸汽把米饭蒸饱和。
特点水分多,饱得快,饿的也快。
小侄女穿着新的花袄子,个子似乎长高了点,诱人的红烧河豚,她视而不见,盯着油汪汪的咸鸭蛋看。
秦远笑着给她夹了好几瓣咸蛋,温和说道:
“吃双蒸饭饿的快,咸蛋黄有油,多吃点,压饿。”
秦小霞眉开眼笑,重重点了点小脑袋,说:
“嗯!谢谢小叔。”
秦三柱看得老怀宽慰,给自己倒杯七宝烧,美滋滋喝着,又期待着说:
“阿远,这河豚装出锅有一会儿了,别等凉了,赶紧尝尝。”
河豚没有细刺,滑嫩的鱼肉挂着红红的汤汁,油汪汪的,微微冒着诱人热气。
秦远夹了一块鱼肉,塞嘴里。
鲜、甘、嫩、肥,滋味绝伦,但却一点不腻。
“真好吃,还下饭。”秦远刨了口米饭,不禁赞道。
秦三柱喝了口小酒,笑呵呵说道:
“没有熬河豚肝油,这道菜只有六成水准,等下次时间宽裕,那会儿草头该能吃了,我给你做道正宗的河豚焐草头,这菜城里大厨都不如我。”
秦远笑着点头。
倒是张桂兰没好气道:“行啦,喝了酒就少吹两句。”
秦三柱又乐呵喝口酒,也不反驳。
一时间,家里四口人,温馨吃着午饭。
就是张桂兰老抱着一碗白米饭吃,不见夹菜吃,好的紧家人先吃,自己凑合就行。
看得秦远一阵无奈。
好在小侄女会给奶奶夹盐鸭蛋吃。
吃完饭,秦远又在家里待到傍晚,才返城。
今天他请了一天的假。
等回到繁花胡同,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秦远看了下表,已经7点多。
。
晚上,44号石库门,白炽灯依旧亮着昏黄的灯光。
但今晚却比往常热闹不少。
秦远在天井支好车子,路过小客堂时。
见44号除了冯舒雅,其他人全在这儿,围着个收音机激动讨论着。
而这两天冯舒雅在中药材公司加班,那边离衡山路近,她住衡山路公寓。
瞧见秦远,大家都很热情,邀请秦远一起过来坐。
收音机放在一个长条凳上,秦远笑着答应,走过去。
接着,许贞笑吟吟给他递来一个小板凳,让秦远挨着自己坐下,又解释道:
“今儿,我爸撞了大运,在信托商店淘换到一台收音机,邀请大家一起过来听。
刚刚播的是《林海雪原》,蛮精彩,可惜你来迟了,节目已经播完。
这会儿大家意犹未尽,尤其那俩小的,缠着我爸讲类似的故事,我爸正麻爪呢。
秦远同志,你是当过兵,对这个熟,要不你给她们讲讲?”
说完,她笑盈盈地看着秦远浓眉大眼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