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型片演员再到张漫玉、巩莉这样的文艺片也驾轻就熟的影后级表演,她还要继续实践感悟。
“咔!”
副导演拿起对讲机:“路导,你来看这段行不行?”
赵飞也凑了过来。
晨光熹微,路宽站在阶梯上回望,和昔日恋人张漫玉眼神交汇。。。
不对!
路老板突然有种福至心灵的触电!
刚刚那道光虽然微弱,却像是一束γ射线穿透了他的身体,直击灵魂!
一丝诡异又癫狂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的眼前霎时间翻过无数影史中的经典镜头,好像一抔流沙不断地从手指缝间流逝。
他的思绪疯狂地锁定、捕捉,企图找到催生灵感的那道门。
“赵飞,你亲自去,把刚刚的光位移到轴线右侧,大概。。。”
“120度!”
赵飞也顾不上思考他的用意,当然没在乎他直呼自己的大名,挥手让掌镜走开自己亲自调焦换角度。
路宽站在镜头前眉头紧锁。
全场鸦雀无声,连喝水的场务都不敢发出一点动静。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导演的灵感来了,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大家都在等待他的指令。
“开机看看效果。”
赵飞依言照做,只是以他的经验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个角度很诡异,结合现在的日头位置,正好处于人物和晨光光点的最下方。
路宽继续指挥:“让太阳进框,快!”
这下不但是所有的剧组人员愣住了,掌镜和赵飞也愣住了。
无论是拿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拍过照片的都知道,把镜头对着太阳拍会是什么效果?
这在摄影上叫做过曝,是摄像摄影的错误范本。
如果报名参加培训,老师第一课可能就要教你这个常识。
“愣着干嘛,快啊?”
路宽有些语气不善,他的感觉就快到了。
赵飞在接受邀约之前看过他所有的电影,他不信这位拿了金狮的导演不知道什么叫过曝!
今天曹宇也在片场,他报名到了纽大摄影系进修,暑假后入学。
刘伊妃低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啊?”
李雪建精通表演,但是对摄影摄像没什么太深的了解,包括一边的惠英鸿、张漫玉等人,都向这位前御用摄影师投来探询的眼神。
曹宇心情也很激动,他跟着路宽的时间久一些,大概知道他的拍摄习惯。
这样焦急无措的自然反应,显然是有了什么突破性的灵感迸发。
“电影镜头有一个概念叫宽容度,就是胶片或者数码镜头能容纳的亮度范围。”
“一般而言,假如人眼能看到的范围是0到100,数码镜头顶多是30到70。”
他指了指现在正对着太阳的镜头:“直接面对太阳拍摄,亮度超过70,就会过曝。”
“如果亮度不足,画面就会黏连在一起形成黑块,这叫死黑。”
“这两种都是摄影的大忌,但是。。。”
曹宇的话没有说完,不过大家都明了他的意思。
金狮奖导演、戛纳评审团大奖导演,全球周票房冠军导演能不懂过曝和死黑?
这显然是有意为之,所有人都在等待结果。
懂行的陷入沉思,不懂行的不明觉厉。
路宽突然无声地笑起来,从刘伊妃的视角看起来是那么的诡异。
他拿右手从自己的额头往下抹了一把,整个人因为亢奋脸色都止不住地红润起来。
路宽转头看着赵飞:“赵老师,这段戏全部用过曝来拍,你调一下焦距和光轴,给我找一种略微有些毛刺的逆光感。”
赵飞、掌镜、曹宇,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
路宽突然开始循循善诱,却更像是对自己的自言自语。
“李明这一生从1919年到1989年,经历了多个时代。”
“从魔都租界的生活,到投入山城大山里的飞行员训练,到鬼子几乎占领全境。”
“还有后来的霉国生活,国内的建国和改开,直至最后在爱人怀里死亡。”
“他的这一生外表是逆生长,而心理是逐渐成熟,我要从镜头上给观众这样的观感!”
他亲自走到摄影机前声情并茂地对赵飞强调:
“少年时期,他充满对外界的好奇和认知,一直到认清世界的本质。”
“这一段我要带着毛刺感的逆光过曝,带着一种朦胧和渴求,是主角内心的真实写照。”
“青中年时期,他想要抗争国家衰亡的命运而不得,和自己的恋人也屡屡错过,愁苦彷徨。”
“这一段我要更加直接的逆光,背光处的死黑不用管,这是主角面临的困境。”
“老年时期,给相对正常的镜头光线,带着一丝岁月的质感,一直到主角彻底逆向生长变成一个婴孩,在恋人的怀中死去。”
路老板讲着讲着自己就闭上了眼,一直到描述完三段主角不同人生时期的镜头设计,才自信地看着赵飞。
“赵老师,你觉得怎么样?”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