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玄幻魔法>大周文圣> 第182章 佛门高手江解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佛门高手江解元?!(4 / 4)

现,冷哼一声,宽大的僧袖无风自动:“好一个‘略知一二'!

好一个狂妄儒生!

贫僧今日倒要看看,阁下这位自诩贯通百家的江南道解元,究竟能参透几分佛门真谛!”

他手中念珠“咔”地一响,沉声道:“江解元,你我比什么?”

“我若以儒道击败你,

恐怕你心有不服!”

江行舟负手而立,语气轻描淡写,“这样.我就与你比佛偈!

用你佛门之法,击败你!”

“比佛偈?!”

释怀闻言,面色骤变,手中念珠倏然绷紧,胸中气的差点炸开。

所谓佛偈——佛门偈语,乃是“以诗明禅”的大境界。

非但需将浩瀚佛典,融会贯通。

更要吃透嚼烂,消化殆尽,参透其中三昧真意,方能浓缩为寥寥数语,一言道破天机。

从而写出一首佛偈!

一首上乘佛偈,往往暗藏万千机锋,非大智慧者不能解其真意。

犹如儒家文道的“诗词、经义、策论”文章一般,里面一字一句皆有出处典故!

这可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圣贤典籍,把圣贤经典里的字句,拿出来用这么简单!

往往一首佛偈之中,充斥着各种佛门“典故、暗喻、顿悟、大道”.非此道中人,听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敢比佛偈,那往往是佛门尊者!

真正在佛道登堂入室的高僧,才敢相互比佛偈,斗高下!

——此子竟敢,跟他以佛偈论道?!

该死!

释怀心头剧震,目光如电般扫过江行舟淡然的面容。

先前那些国子监儒生,不过照本宣科搬弄圣典经文,进行儒释论道。

看似引经据典,实则都是书上文字,毫无自己的想法。

而眼前这位解元一开口,便是佛偈——绝对是精通佛门,深藏不露的顶级高手!

“好!好!好!”

释怀连道三声,僧袍鼓荡间已暗运佛门真力,怒而狂笑:“江解元既然自诩通晓佛理,敢以佛偈来比!

贫僧今日便以佛偈会友!”

他乃是大周佛门百年第一奇才,白马寺最年轻的的监寺,方丈首座弟子。

这江南道解元江行舟,竟然在他面前比佛门佛语?

他才不信,自己身为佛门奇才,苦修禅门三十载,其余诸子皆通晓,会比不上一个少年?

坛下顿时一片哗然!

“佛偈?那是什么?”

有年轻儒生茫然发问。

“蠢材!”

另一位白发老儒激动得胡须直颤,“佛偈便是佛门的诗词妙谛!

犹如我儒家的诗词经义策论文章,非烂熟于心,不能写出旷世文章!

这可不是背诵诸子圣典!.

而是要融会贯通,写出一篇新意佛语!”

“这这岂不是要当场写佛偈,比试两人佛学的造诣高下?”

众人面面相觑。

“正是!”

那老儒声音发颤,“江解元竟要与白马寺监寺,释怀高僧,比佛门悟道的境界?这.”

“他这不是自取其辱吗?.我们儒家子弟,平日也不看佛经,谁能精通佛门经义?”

有人失声惊呼,“不过,江解元若是输了倒也罢了,若是赢了.

释怀大师颜面何存?”

老儒荀悠浑浊的眼中迸射出难以置信的光芒——死死盯着坛上那道身影。

“比比佛偈?”

他干裂的嘴唇颤抖着挤出这几个字,心中翻江倒海——这尚未及冠的少年江南道解元,不以儒家经典破佛门经典,竟敢在佛门圣地与高僧比试佛偈?

“且慢!我忽然想起一事!”

人群中忽有一人拍案而起,激动得声音发颤:“诸位可还记得,江解元那首名动江南的《夜泊枫桥》?”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吟诵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吟罢,四下顿时一静。

“这”

一位青衫士子喃喃道,“寒山寺千年古刹,历代文人题咏无数,在寺内立下碑文!却从未有一篇能超越此诗意境!”

“正是!”

先前那人激动道,“此诗看似写寒山寺之景色,实则暗含佛门意境!

[夜半钟声到客船]——此钟声,振聋发聩,充满了禅意!”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正是!”

老儒荀悠猛地抬头,浑浊的双眼骤然清明:“难怪.难怪他敢比佛偈!原来早在那时,他就已精通佛经.”

坛下众人面面相觑,再看向江行舟时,眼中已多了几分惊疑——

这位江南解元,莫非真能与白马寺高僧一较高下?

释怀和尚闻言,手中念珠倏然一顿,眼中精光暴涨:“好一个《枫桥夜泊》!

看来江解元也是精通佛门的高手,今日贫僧必定小心应对!”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