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玄幻魔法>大周文圣> 第223章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2 / 3)

薛玲绮声音柔婉,似含蜜意:“这些年,辛苦你了。”

“玲绮!”

江行舟温声回应,伸手轻轻握住她一双纤柔玉手,指尖温软,红妆之下,彼此掌心相贴。

一股暖意悄然融入,两人对视的双眸之中。

屋内红烛高照,锦缎低垂。

江行舟凝视着眼前凤冠霞被,成为他新娘的薛玲绮,往事条然浮上心头。

自江阴十岁起,他的前身便寄居于薛国公府,在琅阁中寒窗苦读五载春秋。

那段青涩岁月里,正是这位薛府大小姐时相伴左右,与他探讨圣贤文章,切文道修行。

说是青梅竹马,实则早已心意相通,

虽时常为文章见解争执不下,甚至赌气数日不语,那些少年时的拌嘴斗气,如今想来尽是暖意。

他犹记穿越而来时,十五岁少年的自己在琅阁书房中,与薛玲绮初次肌肤相亲的悸动。

那时她满脸慌忙,掩不住的耳尖嫣红,

而今岁,他赴京应试,薛玲绮虽未随行,却时时牵挂。

每隔三五日便有薛府管家快马送来衣物银钱,每件行囊都透着她的细心叮。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红烛轻摇,暖帐生春。

薛玲绮柔顺地偎在江行舟怀中,仰起绝美的脸庞,眸中水光激滟,尽是娇羞与痴迷。

她望着夫君冷峻清朗的眉眼,一时竟看得证了。

她的江郎短短一年间,从江阴县试、江州府试,再到江南道试,直至洛京会试、大周殿试—-他一路破关斩将,直登大周文道之巅。

这其间,不知遭遇多少门阀世家,傲横才子,历经多少明枪暗箭。

大周权贵历来抵制寒门,他却似一轮皓月破云而出,清辉所至,皆黯然失色,终成这大周圣朝千古以来唯一的六元及第、传天下状元。

这天下,不知多少门阀世家的大家闺秀,甚至郡主、皇室公主,羡慕于她和江郎的缘分。

“又看痴了?”

江行舟低笑,指尖轻抚过她脸颊,俯身便吻上那微启的红唇。

薛玲绮下意识地轻躲,却被他掌心稳稳托住后颈,终是闭目迎了上去,唇齿间尽是缠绵。

嫁衣不知何时,已被江行舟褪至腰际,露出如玉香肩,烛光染上一抹暖色。

红帐之内,春意渐浓,喘息相闻。

窗外明月高悬,清辉漫过窗,悄然落于榻前。

月光如水,映出她轻颤的睫羽,和榻上承欢时微的眉尖,一夜温柔无尽。

婚后第三日,晨曦初照,

江行舟携薛玲绮至太庙行“谒祖礼”。

二人依制焚香叩拜,向大周诸圣与列祖列宗敬献玉帛玄酒,仪程庄重典雅。

至第七日回门,江行舟备礼携妻归薛府。

薛国公喜形于色,开中门相迎,特设“九配宴”款待。琼浆玉液轮番呈献,珍佳肴满案生辉,宾主尽欢直至月升。

这半月间,洛京城内红妆不绝,

数十新科进士皆成豪门争婿之选,或尚三省六部官员嫡女,或娶门阀世家闺秀,十里长街喜乐喧天。

新科进士纵外放亦从县令起阶,稍得机遇便可擢升府尹太守。

若能觅得潜龙之才,他日或可直入中枢,权倾朝野。

故凡未婚进士,无不是众家竞逐之“香馍馍”,牵动多少世家心弦。

修忽之间,半月转瞬即逝。

春闹的盛况渐息,洛京重归往日秩序。

唯馀茶坊酒肆间,犹闻百姓津津乐道今科佳话,而朱雀街头零落红绸,尤带几分喜庆馀韵。

金鉴殿内,早朝议事。

玉阶高耸,气象万千。

女帝武明月端坐于龙椅之上,冕垂落,眸光扫过殿内肃立的文武百官,不怒自威。

司礼太监和御前女官南宫婉儿站在阶下左右。

“今日议程,吏部选官。三百金科进士,当如何安置?”

她声音清越,回荡于大殿之中,“吏部尚书,且将章程呈上。”

殿内一时静极,唯有御前侍卫甲叶微颤之轻响。

吏部尚书李桥疾步出列,躬身双手捧起一份奏章,由内侍转呈御前:“启禀陛下,新科进士任职之初步章程已拟定,恭请圣览。”

女帝展开奏折,目光流转。

奏章所陈,大抵依循旧例:二百馀名三甲进士,将分赴大周各府县,任县令、县学政等职,以资历练,待三年考绩后,再论升。

约百名二甲进士,则派往各府任太守、府学政等职,其中尤为杰出者,可擢升至十道刺史府任职。

皆是按部就班,并无新意。

她合上吏部奏折,抬眼望向李桥,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这些朕已知晓。

朕问的是,一甲三人,作何安排?”

金銮殿内,静得能听见呼吸之声。

女帝武明月高坐于龙椅之上,指尖轻轻敲打着御案,目光如秋水般扫过吏部尚书李桥。

“陛下,依祖制,一甲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