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玄幻魔法>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62章 兄妹情绸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2章 兄妹情绸缪(3 / 4)

姑娘带着环哥儿,已经入了正厅堂屋。

贾琮拿了一卷书册,独自去了正厅堂屋。

见探春正坐右首侧座,端着茶盅慢饮,贾环却直愣愣站着,神情有些窘迫。

他见了贾琮进来,神情局促叫了句琮三哥,举止着实有些发怵。

贾琮笑道:“我听三妹妹说起,近日环兄弟读书用功,颇为长进。

叫你来切磋几句,来日进国子监,也好有些助益。”

贾环战战兢兢说道:“琮三哥是翰林学士,我可当不起切磋二字,琮三哥有话尽管教训。”

探春见贾环虽神情畏缩,好在应答还算得体,心中松了口气,这弟弟还有些争气,不枉自己一番苦心。

贾琮见贾环神情紧绷,也不先问课业,只是说些日常闲话,等到他神情略微松弛。

这才挑经义要紧之处,由浅入深考教贾环,神情庄重,不再和蔼,隐隐凛然生威。

贾环虽有些紧张,好在这两月时间,时时被探春耳提面授,又常被贾政叫去考教。

面对这种考答场面也有些拈熟,倒不至于象以往那样溃不成军。

因贾政每次都叫宝玉贾环同来考教,宝玉因心中排斥经义,问答之时难免僵化敷衍。

贾环读书只有勤懒,心思也比宝玉简单,不象宝玉不愿读书,生生臆想禄蠹圣贤之言,大大削弱勤苦心志。

他这两月被探春鞭策,用的又是贾琮注释论语,心思简单,反复诵读,多少已经入脑。

回答贾政考教,之乎者也,颇有几分头头是道,比起宝玉词不达心,自然高下立判。

贾政因此常夸奖贾环,训斥斥责宝玉,贾环只要见宝玉被作践,他便越发自信得意。

对于考教竟多出许多笃定,此情此景探春也不知情,兄弟阋墙有此奇效,也算奇葩一桩

贾环面对贾琮考教,比起面对父亲贾政,却更窘迫三分,即便贾琮比父亲温和,那种威压却不由自主。

况且贾琮考教之法,比贾政探春高明许多,先浅取经义原文问答,入深便以引申之意考教。

这已是正统书院教谕之法,贾环只混读家塾而言,已经略有些难度。

好在贾环虽答问磕磕碰碰,但也都是有问必答,至于是否深邃,是否契合细密,自然另当别论。

探春听的时而颔首,又时而皱眉,对兄弟答问似不太满意。

贾琮笑道:“三妹妹,环兄弟功课学的不错,实在颇有长进,只要持之以恒,必定读书有成。

三妹妹教导有方,当真才量不俗,依我看只要用功几年,进学必是可以的。”

贾环方才答问战战兢兢,他虽经义学识不深,但心中也是清楚,贾琮方才所问,自己回答捉襟见肘。

没想贾琮竟夸自己有长进,贾环不禁两眼发光,浑身不由自主振奋。

毕竟堂堂翰林学士夸赞,比起自己老爷的赞许,让贾环觉得与有荣焉,实在体面太多。

探春听了贾琮赞许弟弟,虽也有几分高兴。

还是说道:“三哥哥,环儿方才问答,有许多不足之处,三哥哥不要姑息,免得纵坏了他。”

贾环一听这话,脸色不禁一垮,只是自己姐姐厉害,他可不敢半分放肆。

贾琮笑道:“三妹妹对弟弟严谨,自然是很好的,环兄弟毕竟才十三岁,对经义有这般领悟,已算很不错了。

年纪轻轻,来日方才,将来必定还会进益,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总不会轻易看错。”

贾环听了贾琮这番话,顿时精神有些斗擞,探春看他神色变幻,突然明白贾琮用意,嘴角微抿,不再说话。

贾琮取出带来的书卷,说道:“你入国子监读书,我没什么好东西送你。

这册时文集子,我院试时用过,上面八股我都做过批注。

如今你读着还有些吃力,等到用功一二年,熟读贯通四书,再拿出仔细揣摩,将来必有进益。

望你入监之后,用功读书,不要姑负三妹妹的苦心,将来为你姨娘和姐姐增光添彩。

探春听了此话,双眸微微湿润,但在弟弟面前,不敢多看贾琮。

郑重说道:“环儿,你可要记好了。

三哥哥批注的集子,是贾家文华秘传,务必好好保存,不得轻易示人,以免亵读。”

探春会说此言,自然有她的道理,当今之时,科举之路,万众瞩目,士人改变命途唯一路径。

历来书香门第,文萃世家,比起旁门平户,更易出科举才俊,便是数代积累,家风熏陶,文华传承。

柳静庵号称文宗学圣,以一身惊人才略,在家坐馆十几年,悉心教授子弟,创下柳门八进士盛名。

文华家学传承,事半功倍之荣,可见一斑。

贾琮曾经三度登科魁首,春闱会元,榜眼进士,受封翰林学士之位,已是当世科举绝顶人物。

他亲手批注的八股时文,对于科举士人而言,是千金难求的无价宝。

身为贾家子弟,自然视同拱璧,以为学业依仗,延续文华家誉。

在探春看来这本集子,分量实在不轻,几有衣钵之意。

三哥哥日常没和环儿往来,堂兄弟情义普通,他却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