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向东流,
滔滔江水惹人愁。
我夸姑娘腰如柳,
姑娘啐了我一口。
“哈哈,让你写思念情郎,你写调戏姑娘,不合主题,淘汰……”
年少荒唐已不再,
如今都成下酒菜。
今夜梦回百花楼。
姑娘个个骑上来。
“尼玛,写的什么鬼?淘汰……”
仿佛昨天才恋爱,
转眼青春就不在。
当年那个万人迷,
如今已成老太太。
“卧槽,人才啊,淘汰……”
第三轮诗多,奇葩诗也多,逗得众人哄堂大笑。
菀霓裳注意观察着每一首诗,依旧没有看到她给小侯爷准备的诗词。
这小子是不是故意耍我?
再蠢也不至于连四句诗都记不住吧?
她疑惑地看了看小侯爷……
但小侯爷并没有看她,而是跟王保保三人谈笑风生。
“好诗……”
不知谁一拍大腿喊了出来。
菀霓裳看向刚刚展示出来的诗词,诗名《情丝绕》,作者名被遮挡住,诗云: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
读完全诗,菀霓裳心头一颤。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难,离别更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痴情不悔,爱之深重。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离人相思,心中记挂。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距不远,但却无法相见,连书信都不能,只能希望青鸟带她回去看望。
这写的不就是自己吗?
情丝绕……菀霓裳朱唇微颤,一双小手紧紧握着大红袖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内心无法平静。
这是一首好诗,而且正好映照出她的内心。
是谁?难道身份被人发现了?
她盯着被纸片盖住的作者名字,急得想要上去将其揭开。
诗当然是小侯爷写的,为了更加契合花魁娘子的主题,他随手取了个《情丝绕》的诗名。
“果然是好诗!”
“这首是佳作……”
“岂止是佳作,此诗当传千古。”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爱得如此深沉又无力,读之让人感动落泪,写得太好了……”
“后面的无须再看,这首当得第一。”
“老夫也这样觉得,但看还是要看的……”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为了公平起见,后面的诗自然要继续鉴赏。
百花楼的丫鬟展示出下一首。
“写的什么狗屁,淘汰……”
“速度下一首……”
“太差了,淘汰……”
“垃圾,淘汰……”
看完《情丝绕》后,即便有些写得还行,也很难入得了才子们的法眼。
一连淘汰了十几首,才有一首被选中。
第三轮诗多,但对这类诗都很精通,评选也快。
约莫两刻钟,所有诗评完。
一共七首入选。
丫鬟们将七首诗一字排开,展示在花魁娘子面前。
“这轮必须是《情丝绕》。”
“我也选《情丝绕》……”
“其他几首还是差了些……”
“花魁娘子好像在发呆!”
“菀姑娘,你快点选啊!”
不少人急得催促起来。
菀霓裳回过神,扫了眼七首诗,目光落在《情丝绕》上,“这首《情丝绕》感情充沛,更胜一筹,奴家选这首《情丝绕》。”
三首诗全部选出,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按照规则,如果有两首是同一人所作,那么以两首对一首,获胜。
如果三首不是同一人所作,则在三首中评选出最好的一首,胜出。
如果三首是同一人所作,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可以直接搂着花魁娘子入洞房了。
菀霓裳也有些紧张,她最想知道第三首《情丝绕》是谁所写。
很快,三名丫鬟站成一排,将三首胜出的诗作展开。
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
因为三首诗放在一起,很容易发现,三首诗的笔迹很像。
特别是那几个重复的字:月、夜、光、寒,几乎写得一模一样。
难道是同一人所作?
所有人都在心里猜测。
这三首诗都是佳作,出自同一人之手的可能性很大。
京都诗才很多,但如此短的时间,写出三首这样的名篇,谁也做不到吧?
如果真是同一人所作,当为诗仙。
“花魁娘子又在发呆了……”
“是不是怕写诗的是个糟老头子?”
“要真是个糟老头子,那可咋办?”
“哈哈,我可以帮忙……”
“你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