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1 / 5)

第88章第八十八章

林远书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朱慧兰。”白组长仔细地想了想,对于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印象,大概不是他们研究所的研究员,如果是孙女的话,想必更好找人。林远书笑着转移话题道:“好了,题外话就说到这里了,我带你们去看一下我们磺胺嘧啶车间生产磺胺嘧啶的流程。”于所长等人点了点头,对此没有异议,他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要看一下化工厂生产车间磺胺嘧啶的生产流程。

林远书在几人的面前开始操作设备,由于生产一批磺胺嘧啶要三天,所以在设备进行缩合反应的时间,于所长便开始说起了来意。“我们在对磺胺嘧啶片进行化验的时候,发现其中的磺胺嘧啶的纯度有95%,所以想对你改进的磺胺嘧啶生产流程做实验,看一下我们研究所的实验数据和你的实验数据是否相同,同时考察该流程能否应用于其他制药厂生产车间里面,你应该清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红光染料化工厂的事情,更是制药行业的大事……”

林远书一口答应道:“当然可以了,现在市面上买不到四丁基溴化铵,需要自主合成,你们可以带一点四丁基溴化铵回研究所,也可以回去自主合成四了基溴化铵。”

就算于所长不说这话,她也会拜托于所长对自己改进的磺胺嘧啶生产流程做实验,她想早点把自己改进的磺胺嘧啶生产流程推广开来,让大部分的制药厂都按照她的方法生产磺胺嘧啶。

倒不是因为她改进的磺胺嘧啶纯度高,她想让大家吃上更好的磺胺嘧啶片,而是因为她改进的生产流程能够减少缩合反应的时间,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磺胺嘧啶片,不至于让有些偏远的地区,出现有医无药的情况。在这个年代,多一片磺胺嘧啶片,就能多救一个人的命。况且,卫生部前不久才发出《关于提倡使用磺胺药的通知》,生产一吨抗生素需要消耗30吨粮食,而生产磺胺药生产不用粮食,为了节约粮食,所以提倡大家尽量使用磺胺药。

她这也属于跟着政策走。

于所长没想到林远书这么好说话,他笑着承诺道:“我拿一些四丁基溴化铵回研究所,我们到时候上交给卫生部的实验报告中会明确写上你和田工程师提出四丁基溴化铵和硫酰氯改进工艺,也会把你的实验报告存入研究所技术档案,不会模棱两可,忽视你的付出,你就安心工作吧!”研究所不可能全靠林远书自主合成的四丁基溴化铵做实验,到时候他们也要合成一些四丁基溴化铵做实验,然后两者再进行对比。林远书闻言,瞬间喜出望外道:“那就麻烦您了。”这么一来,她就少了很多麻烦了。

还是这个年代的老领导敞亮,看到别人成果的时候,想的不是如何夺取,而是让这个成果帮到更多的人。

可惜现在还没有科学大会奖,要不然她高低也得拿个奖项,不过现在不拿也没事,毕竞国家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做出贡献的人,等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拿奖也一样的。

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她上交实验报告给卫生部,也不能写上自己的署名,现在强调的是“群众智慧",而不是“个人主义",只能以单位的名义向上面的领导申报,还不如让研究所上交。

于所长又跟林远书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拿着四丁基溴化铵从生产车间离开。

几人坐进小轿车里面,白组长感叹道:“没想到林远书同志年纪轻轻的,她的制药知识很扎实,基础很牢靠,就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能提出很新颖的看法。”

于所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要不是有些制药知识林远书同志看起来的确不了解,我还真怀疑她经过系统地学习,我跟她聊完天之后,她确实有两把刷子,能改进磺胺嘧啶生产流程也就不足为奇了,白组长等下去一趟济世制药厂,询问一下田工程师关于磺胺嘧啶生产流程的相关情况,两人的话是否对得上!”他跟林远书聊那么久,不仅仅是想要聊天,也是想要试探一下林远书对于制药知识了解多少,避免出现冤假错案的情况。白组长一口答应道:“好。”

李佳想了想,选择跟在白组长的身后,虽然快点回去按照林远书同志改进的生产流程做实验很重要,但白组长同样也很重要,两者她只能选其一。显然,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都要跟着白组长去济世制药厂,最终白组长选择了李佳,倒不是因为他看好李佳,而是他之前听李佳说过,她父母就在济世制药厂,想必李佳要对济世制药厂熟悉一点。白组长带着李佳去了济世制药厂,而其他人则回去做磺胺嘧啶生产流程实验的准备工作。

白组长和李佳在接待室跟济世制药厂的厂长见面了,他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厂长就让秘书把田工程师请到接待室,跟白组长等人见面,他自己返回了办公室里面工作,还好田工程师有点脑子,没有跟陆副厂长瞎闹。要不然,以上面领导对这个生产流程改造的重视程度来看,怎么可能会查不出真相!

他看着书桌上的名单,最终选择了生产部部长担任新副厂长。白组长见田工程师跟林远书同志说的话差不多,就没有过多地询问,便带着李佳返回研究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