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跟他们配合得比较愉快的话,下次的研究项目也没有必要换人了。只有洪双儿比较特殊一点,她的专业知识不如其他人,也没有研究青霉素的相关经验,但胜在听她的话,虽然不能担任发酵,提取等工作,但可以负责辅助的岗位,帮忙协调物资,记数据等等。
在项目组里,她需要一个全心全意向着她的人,有些话,她不好说出口,而洪双儿就成了她的"第二张嘴巴”。
再者,洪双儿也不是一点优点都没有的,让洪双儿跟张信一起工作,一个会说话,一个有人脉,物资方面的事情就不需要她费心了。没过多久,林远书就走到了黄所长的办公室门前,她敲了敲门,走进了黄所长的办公室。
黄所长抬眼看见是林远书,便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笑着调侃道:“你面试的速度还挺快的,来得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早一点。”林远书一边把自己选定好的成员名单交给黄所长,一边笑着回答道:“毕竞大家手上都有工作,不能因为面试的事情耽误了大家的工作。”黄所长接过成员名单,低头看了一眼成员名单,上面大部分的名字他都没有什么印象。
他抬头看着林远书,询问道:“你确定要这些人进项目组了吗?如果现在确定了,后面就无法更改了,你要是拿不准主意,我也可以给你推荐几个合适的人选,你可以参考一下。”
林远书语气坚定道:“不用了,我确定就要他们加入我负责的项目组,他们都当面跟我聊过,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为人处事都很符合我的心意。”黄所长想了想,笑着说道:“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了,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我等下就让助理把你敲定的小组名单贴在公告栏上,你明天就可以带着他们开展改进青霉素生产流程的任务了。”
黄所长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听说第一研究所吕组长的研究项目已经在收尾阶段了,你没有必要跟吕组长比,你还在工厂当工人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研究青霉素了,你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就行了,天塌下来了,我给你顶着。”林远书一路上走来实在是太顺了,他就担心林远书会在这件事情上摔个跤。林远书闻言,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振振有词道:“你放心,我会稳扎稳打地来,不会贪功冒进的。”
她本来就没有打算跟吕组长比,她的任务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大幅度地改进青霉素的生产流程,提高青霉素生产车间的效率和增加产量。她眼下只能从菌种改良,发酵工艺优化,提纯工艺简化等方面入手。让她改进反应釜这类相对简单的设备,她还能说出一个所以然,要是让她改进更加精良的设备,那就是完全摸不着头脑。就跟她能说清风扇的各个部件,可对着电视机的构造,根本就说不出来一样。
所以她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关于青霉素设备方面的改进,压根就不用想了,因为这是做不到的事情。
改进青霉素的生产流程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是困难重重,要不然吕组长也不会研究了好几年,还迟迟不出研究成果。她光是想到要培育兼具高产性,稳定性与强抗污染能力的菌种,就已经感到压力了,她甚至都没有信心能在两年内完成这个任务。下班前,黄所长的助理把青霉素项目组的名单贴在了研究所所有的公告栏上,供职工们参考。
洪双儿看到名单上面有自己的名字,无比地兴奋,她忍不住地跟身旁的李实习员说道:“太好了,我能加入林远书同志负责的项目组了。”李实习员表情严肃道:“也不知道你能加入是福是祸?毕竟跟你同个小组的组员,他们的工作能力都很强,青霉素的知识信手拈来。”毕竞他了解洪双儿,她的工作能力说不上强。洪双儿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激动地说道:“谁都是从不懂到懂的,我有嘴巴,遇见不懂的问题会询问林远书同志的,同事的工作能力越强,就代表着我们完成任务的概率越大,怎么可能会是祸!”她也知道自己能进这个项目组,多亏了她之前跟林远书同志的交情,还好她没有跟冯爱国一条道走到黑,跟林远书同志对着干,而是选择弃暗投明。反正不管待在哪个项目组都得听从组长的安排,对她而言,听从谁的命令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她也不会觉得听从林远书同志的命令就会伤自尊的,有的人想听从,还没有机会呢!
李实习员见洪双儿自有打算的样子,就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跟洪双儿只是同事,他没资格管洪双儿的事。
马斯看见名单之后,心里也不舒服,之前跟他吵架的那名实习员,居然能加入到改进青霉素的项目组中,这让他失去了一个嘲笑那名实习员的机会。他也有一些埋怨林远书不会做事,要是林远书只选助理研究员,不选实习员,他就不会跟其他人闹翻了,林远书实在是太狡猾了,故意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他跟其他实习员闹翻,心机颇深。
刘副所长对于这个名单也挺满意的,至少林远书没有明目张胆地偏向黄所长,选择小组成员当中,有他的人,也有黄所长的人,还有保持中立的人,还投均衡的,看来林远书也懂得平衡两字。
林远书不知道她的这份小组名单能让别人想这么多,下班铃声一响,她便离开了微生物发酵实验室,直接下班了。
她跟周向阳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