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外放(2 / 3)

了动唇,最终还是听从娘娘的吩咐,带了所有人退下。

“坐罢。“姚皇后看向顾宁熙,温和道。

皇后娘娘能这般地忽视后宫规矩,仿佛在暗示她什么。顾宁熙掌心微蜷,但还是选择从容入座。

她们能私下叙话的时间不多,皇后娘娘望那明媚的迎春花:“顾大人勿怪。是本宫近来多梦,梦中有位女郎的样貌竞与顾大人有八九分相像,所以命人请你前来一叙。”

她转回目光,将顾宁熙的反应尽收于眼底。“本宫有些好奇,顾大人是否也曾梦见过本宫?”视线交汇中,顾宁熙轻轻点头:“是。”

彼此确认已经足够,话题点到即止。

姚皇后看着眼前的孩子,这一世她与祈安亲近许多,反倒是与东宫的羁绊不深,早早便抽身离开。

她也是由此怀疑,会不会有人与她有相似的经历。她们的梦中景象不同,偶尔有所交集,姚皇后问道:“你可曾告诉过祈安?”

皇后娘娘问得隐晦,但顾宁熙能够领会。

她摇头,身份一事她并不准备主动提起。她问出了心中最大的担忧:“那娘娘一一”

“本宫不会多言。”

顾宁熙心底下意识一松,却仍有些紧张。

二人间安静一阵,姚皇后道:“这座花苑修得很漂亮。待到四时花满园,不知该是怎样令人欣喜的景致。”

她的话语发自肺腑,顾宁熙眸中动容:“多谢皇后娘娘夸奖。”姚皇后给了她一抹安心的笑容,一甲的探花郎,本就该是有更广阔的天地的。

“娘娘是预备长住仁智宫吗?”

“是啊,”姚皇后语气中有几分释怀,“在京都住了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饮食气候。就算再回到晋阳老家,物是人非,记忆中的痕迹被一一抹平,恐怕也未必能适应。”

纠纠缠缠大半辈子,到了这个年岁,总让人有些认命的味道。“娘娘,"外间侍女来通传,“二位国舅爷求见。”顾宁熙低了头,姚皇后淡淡道:“让他们回去罢。以后他们的事,都不必来禀了。”

“是,娘娘。”

家中有本难念的经,有时候有些话,反倒只能对外人诉说。姚皇后叹道:“二十多年了,给了再多机会,他们仍旧立起不来。单是指望姊妹有何用?”

双亲已逝,姚家的事她是再不愿管了,也管不了了。往后的日子,她更想为自己活几天。

虽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但顾宁熙能明白皇后娘娘的心境。当年旧事,倘若宜安侯与其他姚家男儿能有本事建功立业,何至于一定要扒着与晋王府的姻亲,甚至不惜让妹妹作妾?

三方恩怨纠葛,顾宁熙并没有资格评判。她只是就自己所知,轻声道:“娘娘待昭王殿下很好。”

懿文皇后早逝,皇后娘娘执掌后宅。若是有心做些什么,不说易如反掌,但亦不会很艰难。

可这些年昭王殿下对皇后娘娘的态度,足够说明了一切。姚皇后的目光落远,声音中染上回忆:“他的母亲,当年也不曾为难过本宫啊。"<1

下定了决心嫁进王府为妾是一回事,真面对这一切又是另一回事。恒儿年幼,占一个庶长子的身份,却也忧心着母亲的处境。倘若出身显赫的正妃有心折辱她,多的是手段和主意,让她备受屈辱。后宅由王妃统领,只要不闹出格,陛下也不便时时插手的。她更不指望夫婿能有多维护她。

然她预料中的敬茶、立规矩、请安从来都没有,她的院落布置精心,她们相隔甚远,相安无事。

若说怨怼,终归是有些。她是凡人,她不能免俗。可她第一次与晋王妃相见,那时王妃已有了五月身孕,正在苑中赏花。那般娇妍倾城的女郎,一双眼眸明净而又澄澈。她走近时,王妃立刻免了她的礼数,竞还对她愧疚,认为是自己抢了她的夫君。

联姻是陆家一手促成,她远在晋阳,京都根本都不知晓她的存在。1王妃是真定王府呵护长大的明珠,她只是在父兄的安排下满心欢喜嫁了一位当世英雄,她什么都不知道。

她没有错啊。

日光映照,话题至此已近尾声。

姚皇后道:“那你今后呢,有何打算?”

顾宁熙尚不能确认,表兄已将自请外调的折子递了上去,应当很快就有结果。江南的差事,朝中年轻一辈的将领中,没有比表兄更能胜任的了。顾宁熙的工部事宜还需交接,等表兄确认离京,她手头几桩差事应当也差不多结束,便可向朝廷请旨。

她有自己的主意,姚皇后没有多言。

瞧人欲言又止的模样,姚皇后宽和道:“有话便问吧。”顾宁熙犹豫片刻,斟酌言辞:“娘娘既然……就没有想过要做些什么吗?”夺嫡之争错综复杂,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皇后娘娘位居中宫,对陛下的影响举足轻重。

“若梦境是假的,自然无需更改。”

“而若梦境是真的,"姚皇后笑了笑,“那就更不需要改变了。"1她梦中的大晋,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公私仓廪丰实,已有了盛世气象。她何必为了一己私欲,用百般手段,冒千种风险,毁万民安乐呢?<2逆天而行,实无必要。

江山本就该是祈安的。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