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车税(1 / 2)

第206章车税

房州的农人起床了。

又是一年秋收时。

老天保佑,这几年里,房州的收成终于不再有天灾打扰了。而且不仅没有天灾,圣疮过后的又一年里,他们发现了一件事……九郎君的农庄里,田地庄稼的生长竟然长得比其他人家的更好,未成熟时枝叶更绿,成熟后,就连谷穗都更饱满。

那时房州人都没想太多,纷纷传言是九郎君得天厚爱,才有天赐。什么?九郎君的田地连着三年都长势喜人?更合理了啊!以九郎君救了一州人的功德,区区三年天赐算什么!

三年后,陆二郎和陆十一郎守孝结束,回到房州,其他人才知道,原来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鸡粪肥的功效。

这下子整个房州都轰动了。

比起狩猎和捕鱼,种田才是正道,但以前房州的田地太贫瘠,太多山地了,他们多猎人是不想种田吗?是因为种田吃不饱。只有不会狩猎和捕鱼的人,才会选择种田。

但现在不一样了!鸡粪居然可以让田地增产?!于是房州的农人都纷纷带着礼物上门打听鸡粪要怎么沤肥,而对于这些农人的询问,陆寅和陆宇都是来者不拒--陆安早早就跟他们说了,这个法子他不想藏私,他更希望房州百姓能够吃饱饭。

无疑,陆安的行为又一次点爆了房州百姓的感激之情,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有一个叫陆安的九郎君,他是个特别特别好的人。陆宇灵机一动,广请房州的农人来观看陆家庄收割庄稼。只看半天,便也不会耽误他们收地。农人们也想看一看陆家庄施了鸡粪肥的庄稼到底有多少收成,便纷纷在指定时间,聚集到陆家庄的田地前。陆宇让人搬来了神农的神像。

摆祭品、上香,五谷三牲都摆上,人们排队肃立,看着陆宇恭恭敬敬地祭拜神农,念诵祭词:“房州陆氏安,谨以至诚照告元圣神农……恭请天地神祇,护佑丰收。”

念诵完毕,陆宇第一个拿起镰刀,走入田中,动手割下第一束麦穗。随着那颤巍又丰满的麦穗到了陆宇手中,陆家庄的佃户们立刻下地,开始了秋收。而田垄上的其他佃户则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些麦穗,气血澎湃,心中激动万分。

好多麦子!好饱满的麦穗!来年他们也能有那么多收成吗?怀着这样的心情,他们迎来了阔别三年之久的讲故事兼相互交流的环节。陆宇被团团围住。

佃户们开始发出自己的疑问。

九郎君以后还会回房州吗?

九郎君对房州的农田还有没有什么想法?

九郎君身边还需要人吗?我们能不能追随九郎君?还有最重要的……有了鸡粪肥,我们明年交完租子后,是不是就能吃饱饭了?

别的问题,陆宇都耐心地一一回答,只有最后那一个问题,他沉默了一下,却只能略有牵强地回答:“唔……是…是吧。”不远处,陆寅叹了口气。

陆家庄的佃户肯定能吃饱饭,因为他们的地主是陆安。但其他庄子的佃户…说实话,是否能吃饱饭的重点不在亩产,而是在地主和朝廷身上。佃户既要交纳租地的租子,还得被迫替地主承担田税。而大薪田税之重,可称历代之最。

除此之外,佃户逢年过节还得给地主送礼,时不时会被要求提前交田租,粮食送仓的损耗费用也得佃户自己交钱……玩法五花八门,就算有鸡粪肥提升亩产,也远远不够地主剥削。

面对佃户们的问题,陆宇无言以对。但他心里相信……九哥一定会解决这些繁重的税收,还有欺压佃户的地主的。他是如此坚信着,手心开始攥出了汗水。

陆安则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去地方上当县令,避免自己出现脱离基层的情况。

陆安出行坐马车,特意营造了自己会很晚才到地方的表象,但她早早派了自己弟子去地方上进行调查一一本县户数、土地数量、经济情况、需要修建的水利及工程,好让自己能充分了解治下,且不会被当地豪强蒙蔽。借助这些调查,在地方积攒了两年的基层治理经验,陆安才重新回到了汴京。

与柴稷两年未见,刚一上朝,这位官家一见到她,就用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视线盯着人,语气很是难过:“爱卿……度了……陆安…”

朝堂上说这个不合适吧?

其他官员:…”

两年了,本来已经忘了自己那熟悉的酸味了,没想到猝不及防又出现了。本来以为两年的隔断能让官家把这人忘了,现在看,真是想得太美。官家对此人的厚爱远超规格,再这样下去,恐怕就没有普通臣子的活路了啊。“陛下。"陆安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自己要改革税收:“臣在县中为官时,便发现赋税名目之繁多,百姓负担极重。”“其一,支移。民户需自备车马、人畜口粮,将田赋输往其他地区以作缴纳,若支移路程较远,民户则会带钱前往所输地区,于当地购买粮食交税,而非送粮前往。不论前者和后者,于百姓而言,都要多支钱财,前者要支车马费与口粮钱,后者除了车马费与口粮钱,还需担忧两地粮价不一,被迫以昂贵的价钱在他地买粮,而以便宜的价钱在本地出售。”“而更为让人觉得荒谬的是,在不必支移的年份,或者不必支移的区域,民户也要交付支移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