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 章(2 / 4)

:“或许公公有更好的人选?”梁九功不吭声了,这些日子来得有哪些人,梁九功最清楚不过,他实在推选不出更好的人选了。

“皇贵妃娘娘请去偏殿稍坐,奴才引着阿哥进去。”进屋前,梁九功拉着三阿哥千叮咛万嘱咐。“这几日皇上心情很差,动不动就骂人,三阿哥进去了,若是挨了骂,千万别往心里去。皇上正难受,您作为晚辈多包容,这就是您的孝顺了。奴才仗着这张老脸啰嗦了许多,三爷别怪我多嘴。”“我怎么会怪你?我知道梁总管一片好意。”梁九功:什么好意,我是怕你挨了骂,犯了心病,又大闹起来,那可是乱上加乱,我们这些奴才都不要活了。

梁九功提着心把三阿哥送进去,自己悄悄退到门外等着。屋里光线有点暗,三阿哥扫了两圈,才看见皇上披着袄子在里间榻上批阅奏折。

皇上瘦了一大圈,眼眶和脸颊都凹进去了,但眼睛还是亮的,看人的时候有种凌厉的压迫感,像是一头被激怒时刻准备捕猎的野兽。三阿哥上前行礼,皇上瞪着他,“谁让你来的?”这个问题就像进攻前的号角,不管怎么答都要被骂,带他过来的皇贵妃也要挨骂。然后不等他开口劝,皇上直接把他撵出去。三阿哥也瞪着眼睛看皇上,看了一会儿他直接转身出去了。“我去给你煮小米粥。”

他找梁九功要了锅、清水和小米,然后随意把锅支在炭盆上,把米和水倒进去搅和搅和。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厚厚的软垫铺在炭盆边上,一边瞪眼睛发呆,一边等锅里水开。

皇上预备好了要骂人,但三阿哥一句劝人的话都没说,只是发着呆煮着粥,皇上心里那股气泄了,也懒得骂了。

他捧着折子继续看,却看不进一个字,小米的清香飘进鼻端,屋里水汽弥漫,米粥翻滚冒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三阿哥点了两盏灯放在桌上,皇上忍不住问,“别人都劝我以大局为重,他们说,我哭成这样,太皇太后也不能安心。你进了屋,只顾着忙这忙那,你怎么不劝?”

三阿哥侧身坐在塌边,双手揣进袖子里,缩着肩膀,像是冬天路边卖烤地瓜的。

“本来是要劝的,看你还在看折子,我就劝不出来了。”三阿哥眯眼看着窗户,外面阴沉沉的,不知道会不会下雪。“失去了重要的人,怎么会不难过呢?难过了当然要哭,抓紧时间赶紧哭,哭得大声一点,错过这段日子,再想哭就没那么容易了。你是皇帝,起居日常都有人记录。我要哭,随时都可以,你将来某天想痛哭一场,记录的官员怎么写啊?大家都不方便。你也不要觉得你太过悲伤,太皇太后知道了心里不安。她已经走了,还能知道什么?告慰先人之类的话,都是活人编出来骗自己的。”皇上摔了折子,“连鬼神之事都不信,你倒是张狂!”“不是我张狂,是做人要简单纯粹一点。这几日我不能近前伺候,我知道你难受,不知道你这么个难受法。”

三阿哥比划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以为你悲伤过度,是全然沉浸在悲伤里,自己也不想活了。没想到你又要看折子,又要应付所有人的安慰……换做是我,我也要烦的。”皇上扭过头去,心情沉郁。

确实让三阿哥说中了,他确实很烦。

皇上很小的时候被送到宫外避痘,等出了天花,回到宫里也是住在阿哥所,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太皇太后对他有很特殊的意义,她不仅仅是祖母,她也是父亲,是母亲,是老师。太皇太后离世,这世上再没有人像疼爱晚辈一样照顾皇上。

他哭灵,大臣们赞颂他至纯至孝,但他要的不是这样的好名声,他只是想真心实意哭一场。越是有人夸他孝顺,他越是愤怒。三阿哥继续道:“重要的人离开,就像一场永远不会好的瘟疫,吃药好不了,换个地方生活也不行。皇阿玛想哭就专心哭,趁着能难过的时候用力难过。即便哭干了眼泪,在太皇太后灵前哭不出来,那也没关系。你不是为别人哭,你是为自己哭。

现在能哭出来反而是好事,总好过后知后觉,在往后的余生里一直痛苦。”粥煮好了,三阿哥盛了一碗放在皇上手边,“吃点东西,吃饱了才有力气伤心。”

三阿哥把砂锅放到一边,盖上炭盆的铜罩,掀开棉门帘就出去了。梁九功忙迎上来,“三爷,怎么样?”

“我跟皇上煮了粥,他应该会吃。一会儿皇上可能会大哭一场,你们不要劝,一个字都不要多说,由着他哭。”

“哎呦!那不得哭坏眼睛!"梁九功急得直跺脚,“三爷,您到底是小孩,不知道轻重!这些日子皇上已经哭得够多了!”三阿哥淡淡道:“你们伺候得那么好,皇上好好吃饭了吗?”梁九功:“…”您说话怎么跟刀子似的?

三阿哥叹道:“不是说你们照顾得不好,是你们不理解皇上的心。他是个很有分寸,意志力很强的人。你们劝他国事为重,劝他不要太难过,不要伤了身体,意思是好的,可这些道理皇上不懂吗?他懂的!你们没劝到点子上,他要哭,你们就陪着,或者干脆就不要去看,不要去管,他哭完了,自然会去处理政务,甚至可能会流着眼泪看折子。你们越是劝,他越要生气。我们对他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任何劝说的话,听着都像是高高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