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钱。至于那些初始发行的四铢钱,四十多年间,经过一只只锉刀的蹂躏,都快薄成薯片了。
一个钱才半两重,百姓们哪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挨个称重试探啊。刘彻意识到,如果再不进行货币改革,二十年后,民间用来交易的金属就会变成铸在钱币外面的那层圈圈,
因为里面都被锉刀给磨没了。
会上众人依次商量,从半两钱到三铢钱、白金三品钱、赤仄钱、…也有人提议铸造五铢钱,反正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而无法自拔。在刘彻的同意下,闻棠跑去旁边书案上拿起一支毛笔,蘸些墨汁,在纸上画啊画,随后雕琢细节,她画得很认真,大概两刻钟后,走出帘幕,举起画好的纸张,将图案对着殿内讨论得正欢的官员们说道:“诸位同僚。”众人注意力被打断,不得已将视线转移到她身上,也看到了她的画作。嗯,画得很好,和现在普遍用线条和平涂色块方式的绘画方法不同,有些,额……生动立体。
不对,大家这才意识到,我们还在初级讨论阶段,她就已经完成构想并把实物画出来了?!
陛下,下次再开朝会的时候,如果您邀请了广牧君,那就不要再邀请我们了,总感觉结果已经内定,我们只是起到人数上的作用,让宫殿里热闹热闹,让结果听起来也更严谨。
这大冷天的,路又这么滑,有几位老骨头光来这里就很不容易了。她道:“请看我画在这张纸上的钱币。”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大家发现她画上的钱币还真是……有点东西。“这是我在梦中见到的千年后长安商贾百姓们使用的钱币样式,我觉得诸位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这话倒是真的,唐朝初年还真就流通过一小段时间五铢钱。这句话特别权威!
事情是不断发展的,能在千年后流通使用的钱币,大概率使用价值会很高。刘彻看了看自己的白金三品币,又看向闻棠画上的五铢钱,无声控诉,似乎在说:你之前怎么不告诉朕这些?
闻棠:你也没问啊。
那时候刘彻满脑子关心的都是神仙长生和大汉繁华,根本没注意这小小钱币。
画上的钱币大致形态和四铢钱差不多,都是圆形方孔。这钱正面刻有“五铢"二字,闻棠尽量模仿货币书里的字迹,所以这两个字写得很秀丽修长,背面则大不相同,原本的四铢钱背面平整,什么也没有,因此方便奸民商贾破坏取铜而这枚五铢钱背面的钱币边缘和方孔边缘都有凸起的轮廓,据闻棠所言,这种铸造方法叫做“周郭其质”
在边上铸造一圈只有官府才有技术铸造的特殊金属材质,这叫做“防伪标志”,既保护了钱币的重量和成色,也能遏制民间私铸和摩擦取屑的行为,简直是一举四得!
至于那种只有官府才有的技术到底是什么,她也不知道,需要交给上林三官来研发,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甲方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提出问题吗?!听完之后,众人觉得脑子里又长了一些新的知识。还参考什么,这么完美的钱币,这么有用的方法,直接复制过来使用就行啊。
五铢钱,拿来吧你!
只有张汤,觉得这五铢钱还需要再改一下,倒不是说设计不合理,而是觉得这个五铢钱用料太实诚,朝廷从此无处得利。闻棠:…怪不得张汤死而民不思呢,这是真敢嬉啊。桑弘羊却不这样觉得。
盐铁专营已经从民中得到许多利,若是再在钱币方面动用心思,定会引起民怨。
他倒不是真的关心百姓,而是以一个商人的角度考虑这些,商人逐利,认为源源不断产生利益这种方式才对朝廷更好啊。刘彻又问了闻棠一些其它有关五铢钱的问题,她都只答了个大概,并不是很清楚。
其实有些问题的答案,她在货币书上看到了,但为了符合自己这个只在梦境见到,没有深入了解的人设,才一直假装无知。官员们又就此事议论了好久,都觉得直接照用这种千年后在长安流通的五铢钱即可。
刘彻:什么抄不抄的,都是朕子孙后代命令发行的钱币,朕这个老祖宗只是先提前帮这群孝子贤孙们试试,如果不合适,再帮他们改进改进。议会结束,诸位官员纷纷离开宫殿。
趁这机会,刘彻派人招来了刚刚批斗大会的主角霍光,虽然刘彻看在霍去病的面上没有重点计较这件事,但纵马夜行是事实,还是需要将人叫到自己殿中教导一番的。
于是霍光就这么和闻棠霍去病二人擦肩而过,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阿兄和广牧君说话,而他却因为要去温室殿而不能打断他俩的对话。不,对于霍光来讲,那不叫谈话,而叫一一对口供。对于自己大半夜在冠军侯府装神弄鬼这件事,她感觉早晚会被发现端倪,至于具体是哪边儿先露馅……
应该是霍光那边吧。
闻棠觉得自己的演技挺好的,而且能凭空取物,本身也是神仙才能有的本事啊。
她现在的想法已经从刚开始给卫青献地图时的“我是在装神弄鬼"变成了一一“我就是鬼神",主打一个绝不内耗。并且还从这件事情中总结出一个道理,当一件事中有两个人都在撒谎,且撒谎的方向不同,甭管这件事的过程天衣无缝,最后一定会露馅。说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