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批改……”
岑陬:虽然不知道《史记》是什么书,但听这名字,似乎是个史书?“若自己是赵武灵王幼子,会在废太子之前动手,将其招致赵王宫内参与朝政,假装无事发生,实际在宫门设下埋优…”岑陬听得津津有味,似乎懂了。
第三天,岑陬又双疑疑起了个大早来寻闻棠。这次不扰民了,而是扰棠。
岑陬态度极好:“赵武灵王一事,可还有什么别的解决法子,请老师教我。”
不光中原,他们乌孙的先生也喜欢在讲学之前询问学生几个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嘛。
刘据:…他是你老师,那我老师是谁?
闻棠:“既然你叫我一声老师,那我肯定是要教你一些东西的,今日我便教你明国国君对于此事的批注。”
岑陬:竖起耳朵,亮起眼睛。
听听听。
“明国国君在旁批注,如果自己是后太子,那么他会起兵……岑陬觉得大汉真是个底蕴丰富的国家,这里的人居然都有这么多的心眼子!第三天。
闻棠:“今天我给你讲一个……”
今天不讲《史记》,今天真讲《左传》,闻棠告诉了岑陬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之间争夺王位的纠纷。
第四天。
第十二天,使团离开赤谷城,前往下个国家,好歹也是月抛师生情,闻棠离开时,岑陬心里极其不舍,眼中几乎泛出泪花,表情那叫一个留恋。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给闻棠行了一个很重的礼节。中原敬师礼,虽然不太标准,但至少心意到了。忽略掉周围使者那些惊讶的眼神,闻棠告诉岑陬:“你我之间师徒情意缘分甚浅,我不图什么恩义,只盼你日后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岑陬:“那不行。”
怎么能不惹祸呢?
闻棠:…
岑陬:啊,完了,一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我是说我们之间师徒缘分并不浅薄。”
闻棠:什么恩义不恩义的都无所谓,你以后造反的时候别打我的名号就行。师徒之间又交谈了几句话,等使团离开,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岑陬眼中心中一下子充满斗志。
教学结束,他现在要开始实践了。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他感觉自己现在强得可怕!大禄,战斗,战斗,战斗!
离开乌孙,自此丝绸之路南路,和周围几个大国的访问算是彻底结束,接下来就只剩下丝绸之路北道,天山脚下的几个小国了。这些国家面积都不大,人口几千,国力也不强,使团们还是像之前那样,分遣使者去访问这几个小国,最后在一个名为“危须国"的国家会和。他们要一同去西域的最后一个国家,此次西行之旅便算结束,他们也成功完成任务,可以回长安了。
想到长安,使团众人忍不住弯起嘴角,心情极好,闻棠也不例外。突然,她看到路边草地上似乎有一个什么东西,还反着光,有人将其捡起送到闻棠面前,她拿在手中打量,立刻变了脸色。这是一件青铜制成的匕,从纹样和制作工艺来看,不是中原的手艺。闻棠很快认出。
这是匈奴人的金留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