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天幕观影体-上
后元六年。
匈奴三万大军入侵上郡、三万大军入侵云中郡,声势浩大,劫掠吏民,已是强弩之末的的汉文帝刘恒只好拖着病体,强打精神任命五路大军分别驻军五处地点,以防备匈奴。
此次匈奴入侵只是为了观望一下大汉如今国力如何,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大汉实力绝不可小觑,眼看再往境内进攻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所以几个月之后就自己退兵了,汉匈两国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上的太大冲突。不幸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汉军军队撤回时,偏又赶上今年天下大旱,发生蝗灾,各种施恩于民的救灾策略弄得刘恒精神愈发乏累,难免感叹自己大限将至。
刘恒将太子刘启叫来殿中,想着嘱咐他些话语,尽量拣些重要的,精简的说,刘启听后,全都一一记在心中。
见到陛下沉疴难起,守在殿外的小黄门们忍不住心中怒骂,这天杀的匈奴,怎么不天降一道天雷嘎巴一下把他们全都劈死呢。朝中诸位的逻辑思维是这样的:陛下是因为忧心匈奴和天灾之事,身体才每况愈下,对老天不敬那可是大逆不道会被雷劈的,所以无论发生什么,骂匈奴就完事了。
心中刚起这个念头,忽听天上传来一阵滋啦滋啦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天空之上居然凭空多了一块巨大的黑色方形幕布,这幕布黑黔黔的,上面没有显示任何字迹或图画,看起来有些恐怖,周围却缠绕着断断续续的小缕雷电,在昏暗的天色中连续不断地散发着亮眼的电光。小黄门十分激动:仙人听到我的心声后显灵了?!不对不对,错啦,错啦!
他连忙摇头试图纠正,天神哟,我是许愿劈草原上的匈奴,不是劈我们长安的未央宫哟,快改变方向吧!
求您了!
求也没用。
天幕依旧在噼里啪啦的往外释放小闪电,好在闪电规模不大,而且只存在于天上,并没有对任何人或者建筑造成伤亡。他还未从突如其来的天幕和闪电中反应过来,身旁另一位小黄门却已思忖完毕,隔着殿门唤了一声陛下和太子殿下,将外面的天幕异象告知给殿中二人。
刘恒本来还在里面嘱咐刘启死亡是世间万物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没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的,等他死后不要厚葬,更不要加重服丧之类的话,看得这么开明通透的皇帝,简直世间少有。
可当他听到“天有异象,雷电围绕”这八个字时,肾上腺素瞬间飙升,身体也不累了,精神也不疲惫了,病痛也离地了,智商就占领高地了,让刘启扶着自己亲自出去看看,天空之上到底有什么异象。天幕才是真正的大汉神医啊!
对于父皇的这个命令,刘启简直求之不得。因为他比刘恒更好奇外面的异象。
父子二人步伐缓慢,走到殿外,看到天空之上的异象,都对此震惊不已。与此同时,另一个时空,元朔五年,冬。
车骑将军卫青正在整顿兵马,他即将带领三万精骑出高阙,和其余大军共击匈奴,有过前几次大胜匈奴的经历,尤其卫青还击败了驻扎在河南地的白羊、楼烦王,夺回这块被匈奴占领数十年的地盘,这些都让汉军士气大增。刘彻亲自去军营参观,他身后跟着苏建、李沮等将军,还有今年才十六岁,正是大好年纪的霍去病。
骏马长弓,精兵强将,气势威严,从天子到士兵,都认为此战获胜几率极大。
这时,他们也听到、看到了空中的天幕和闪烁的雷电。刘彻还在思考这祥瑞吉兆时,一些太想进步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砰"地一声跪倒在地,大呼陛下仁德,引来祥瑞降世。猪猪在一片恭维中,询问随行百官这天上的黑幕究竟有何用意,众人对此,纷纷引经据典,参考资料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大汉昌盛,这才引来祥瑞,或者说这是战争必胜之兆。
日后会背叛大汉投降匈奴的赵信:?
你们在说什么?什么天幕?什么祥瑞?为何我什么也看不到,这天空不是很正常吗?
他开始怀疑这是诸位大臣联手给陛下做局,并且没告诉自己。忽然听到旁边一位官员说道:“《楚语》曾言: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如此则神明降,只有受命于圣人的有德之君,和精神纯净,行为庄重的人才能看见神明降下的祥瑞。今日天降此祥瑞,真乃大喜之兆!”赵信:?
什么啊,这老匹夫是在说我精神不纯净吗?胡言乱语,简直是太荒唐了!“谁是卧底版”赵信感叹道:“陛下,这天上的闪电可真是闪烁夺目啊!”众人齐齐称是。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秋。
匈奴多次寇边,又侵击乌孙,汉和亲公主刘解忧上书请求汉天子派兵救援,并与乌孙王的五万精兵一同合力对抗匈奴。汉宣帝刘询决定大规模派遣军队,令五位将军统帅十六万骑兵出塞。许皇后孕四月。天幕现。
延平元年,东。
年仅二十七岁的汉和帝刘肇去世,太后邓绥以“女君"之名亲政。邓绥临朝期间,勤勉节俭、体恤民情、重用贤才、身上有一切贤明君主该有的圣德。不过邓绥运气不好,当政这一年,陨石、水灾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出现,加上汉殇帝继位六月就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