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祺迫于孝道也得经常去和德妃打交道。
康熙屈膝,悠悠叹道:“你能和朕说这些可见你和皇贵妃一样对胤祺都是一片慈母之心。”
“臣妾是觉着这孩子小时候过得苦,多心疼他几分。“文珊垂着眼眸,说:“皇上可还记得胤祺第一次到臣妾那去小住是因为什么?”康熙似乎陷入了回忆,他想了一会才说道“那日好像是太子和胤褀起了争执,朕罚了胤祯在慈宁宫跪着来着,是吧?”文珊颔首,小心翼翼地看了康熙一眼说:“皇上恕臣妾直言,那时臣妾就觉得皇上处置地有失偏颇,胤褀虽有顶撞太子,可太子也把他推下了台阶,本来身上就有伤您还罚他在雪地里跪着,那时胤祺也不满三岁而已。”文珊为了多年前的事为胤祺打抱不平康熙也没生气,只叹口气说:“如今想来确实是朕罚地有些过了,那日见太子晕倒不省人事,胤褀那时候的脾气,瞎,倔强地不得了又和朕顶嘴,朕一时在气头上就罚地过了些。”康熙也是难得说了心里话。
“臣妾那日去给两位老祖宗请安,见到他小小一个跪在雪地里,脸冻得通红身子却挺地直直的,确实是个倔强的孩子。”“那时皇贵妃有孕没来,德妃也没来,说句僭越的话臣妾那时确实有些觉得皇上不疼他,生母和养母也不上心。”
皇贵妃如今病重后来的事文珊也不想提了,康熙心里自然也明白他把胤祺交给皇贵妃抚养,没成想皇贵妃那时也是鬼迷心窍信了一些莫须有的生克之言慢怠了胤祺。
文珊这话说的很大胆,康熙一怔片刻后哈哈大笑起来。“你啊,朕让你说实话你倒是什么都敢说。”文珊说完其实也有些后怕:“皇上说了让臣妾跟您掏心窝子的可不能生气。”“朕没生气。"康熙笑够了,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偏心:“人人都说十指都有长短,朕有这么多的孩子自然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太子是储君又是朕一手带大自然偏爱些。”
康熙这么理直气壮文珊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话说开到这个份上康熙也明白文珊为什么想把胤祺记在她名下,皇贵妃的心思自然也是一样的。
“所以臣妾想求一求皇上,就让胤祺记在臣妾名下吧。“这还是入宫十年以来文珊第一次说求康熙什么事。
康熙握着她的手轻笑不知想起了什么,片刻后说道“论起来终归是朕亏欠了胤祺一些,你说地对这孩子幼时是过得苦。”现在想想那时胤祺固执冷硬的性子又何尝不是因为小小年纪经历了这许多呢?
文珊听了康熙这话轻声说道:“若是胤祯知道了您能这么说一定很开心。”“那朕若是也让你做一个选择呢?“康熙突然直起身子,紧盯着她说。“朕可以让胤祺记在你名下,但是胤裸要送回良嫔处。”文珊抬起头,有些迷茫地看着康熙,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如何,你会怎么选?“康熙继续逼问。
方才眼里的温情已经全部消失殆尽。
这下是真的问到了文珊。
胤祺,胤祸和胤祥她都是一样疼爱,都当做自己亲生,若是康熙只是单纯地要把胤撰送回良嫔那她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就像之前和胤祥说的一样,那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回去是理所当然的事。
即使她有些不舍但也不会强留。
但若是拿胤撰去交换胤祈……这无疑是剜她的心。这样对胤祺不公平,胤祺也不会同意。
康熙很耐心地等着她的回答,半响后文珊才说道“胤祺和胤祸臣妾都视如己出,他们是臣妾的孩子不是可以拿来交换的物品。”康熙脸色依旧很平静,问她“那你这是要拒绝朕这个提议?”“方才你为胤褀申辩了那么多,通通都要放弃吗?”康熙步步紧逼文珊的惶恐紧张却慢慢消失也变得平静起来。“臣妾无所出,这三个孩子能养在咸福宫都是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恩典,既然皇上把他们交给臣妾抚养,臣妾尽了为母之责,皇上有什么安排臣妾也只能遵旨,只是作为额娘臣妾实在是说不出拿胤祸来交换胤祺的话,还望皇上恕罪。”这番话也让康熙有些惊讶,文珊的性子他自认已经摸明白了,心思单纯没有城府,而且胆子小每次他一板着脸都会把她吓地不轻,战战兢兢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今天能说出这么一番话确实是出乎了康熙的意料。“梁九功。”
康熙喊了一声,梁九功从门外捧着一道圣旨进来,康熙接过后便挥了挥手让他又出去了。
康熙把圣旨交给文珊:“打开看看。”
这不合规矩但是今天发生的事显然都不合规矩,所以文珊也大着胆子把那道圣旨打开了。
上面写了两件事。
册立皇贵妃为皇后,将四阿哥胤祺玉牒改至宣贵妃名下。在康熙来咸福宫之前他就已经拟好旨了。
“那皇上方才还同我说这么多……
文珊捏着那份圣旨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胤祸说地不错,圣心如渊,她摸不透康熙的心思。
“朕方才和你说的都是真心话,自然也想听你说真心话。”康熙目光悠悠,沉吟了一会说道:“朕除了是大清的皇帝也是他们的阿玛,虽说偏疼胤初一些但也不是把胤祺几个当做草芥。”“你和皇贵妃一片慈母之心,朕若是再不同意岂不是显得为父不仁了。”文珊又看了几遍那道圣旨,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