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73(2 / 4)

店,医务室也要到了合格的医生过来坐镇,恢复了正常。按照卓越服装厂的订单量,其实是可以继续增设生产车间,继续招一批工人的。

厂领导们讨论过后,认为就目前的形势来说,不能盲目扩张。毕竞现在还是按着计划来的,要是扩张了,没法从纺织厂拿到布,百货公司又缩减了采购量,有可能养不起那么多工人。

但工人们不一定能够理解,厂里不增设车间,不招工,他们家里孩子根本没法分配留城,孩子多的,就算家里双职工也不够给接班的。再就是分房的福利了。

厂里家属院里的房子已经全分完了,七四年一整年,厂里家属院的空地上没再起房子,那就意味着,下一次分房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了。目前满足分房条件但没分到房的工人极少,但他们也担心自己蹭不上厂里的分房福利。

有人开了头,底下的工人们瞬间就附和上了,还有人提议说要建个服装厂自己的电影院,再建个农副食品加工厂等等。现有的厂址不够大怎么办?申请建个二厂不就行了?!关月荷只觉得工人们真敢想敢干,给他们一块地,就什么都能给搞起来。“工人同志们,听我说两句。”

厂长的声音一出,大家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认真地听着。“增加车间、提高生产量、提高工人福利、招工、建宿舍楼分房,都是要做的。大家看看这几年,咱们厂不就是一直在做这些事吗?"厂长不疾不徐地道。“建宿舍分房,这是肯定要的,保障厂里工人住房,这是应该做的。家属院还空了一大块地出来,那里就是要等着建房的。但上头领导认为,我们厂暂时不需要继续建房,没申请到建筑队,建房这事要往后缓一缓。”“至于招工……我想大家应该听说过红秀制衣厂。红秀牌的成衣,在百货大楼可是最抢手的。”

底下不少人摇头,厂长不提,他们都要忘记这个牌子的成衣了。毕竟他们自己本来就是服装厂的工人,想穿新衣服,自己买布回来做更划算,没几个人会专门去买成衣穿。

“红秀制衣厂在七零年的时候有六百名工人,其中五百名是生产线工人,一百名是做管理的干部。到了去年,他们已经有一千一百多名工人,其中八百生产线工人,三百多管理干部。”

有人皱眉,四年时间,工人数量翻了个倍,这不正说明厂里效益好吗?“但是!"厂长话头一转,“计划的生产量是固定的,效益也几乎是固定的,厂里工人却翻了个倍。红秀制衣厂四年时间没给工人涨工资,生产线工人原来的补贴都没有了,过年过节发下去的福利也打了个折扣。原来的老工人不满意了,天天去拍领导的办公桌,问为什么多了四年工龄都不涨一分钱?”底下的人彻底没声了。

前些年,卓越服装厂的发展劲头猛得很,卓越牌运动服、运动鞋被摆到外省的百货大楼柜台上,车间的工人们没少三班倒。加班是有额外补贴的,要是加班多,补贴能抵得上半个月工资。七四年没多大变化,招了小部分工人进来,工人们有时候偶尔才需要三班倒。

但今年的生产计划是已经下来了,和去年一样。要是招工人进来,相当于工人们没了加班的补贴,厂里还要腾出钱来扩厂房、购买机器、发工资,那么,还能有多的钱用在提高工人福利上吗?谁知道明年又是什么样的生产计划?万一分到他们头上的生产计划又少了,那不更完蛋?

关月荷心想,厂长说的那还只是当下的影响。她没少去市里开会,对其他厂子的情况了解得还多些,尤其是红秀制衣厂。红秀制衣厂的子弟工人多,一个车间里的工人,关系弯弯绕绕,车间主任有时候都不好管理。

车间里出现一个懒汉,就会出现两个三个。大家干活又不是按劳动多少拿工资,干多干少拿一样的工资,慢慢的,其他积极的工人也懒了下来。红秀制衣厂仓库甚至堆了不少不合格的瑕疵品,这也是需要成本的。上上次去开会,红秀制衣厂被批评,因为厂里管理不当,有工人和黑市的人里应外合,大量倒卖仓库里的瑕疵品。

上次去开会,红秀制衣厂又被批评,是因为红秀制衣厂哭穷,要跟市里申请补贴。

不少国营厂是需要市里给予资金、技术等支持的,像卓越服装厂这样能自给自足的才是少数。

关月荷猜测,可能是因为卓越服装厂汇报好成绩在前,红秀制衣厂随后却申请支持,才被领导批评得厉害。

开完职工大会,工人们抱怨的声音少了大半。排队领年货时,不少人还夸厂领导高瞻远瞩,做得对。也有人觉得苦闷,"咱们卓越牌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多受欢迎啊,怎么不给多点生产指标?”

要是指标多,厂里不就能扩大车间、招工人又不影响老工人们的收入了吗?“就是啊!像咱们卓越牌,就应该多多生产,卖到全国各地去!”当然也有开完会还是不满意的,阴沉着脸,不满道:“你家孩子少,离下乡还远,你当然觉得好了!”

被呛了的人也不憋着,反呛了回去,“知道孩子多不够分工作,你就少生呗!”

后面的人把两人分开,不再提招工、建房的事情,他们相信,厂领导不是瞎忽悠他们,会带着他们把厂子发展得更好、把工人福利往上提。正好,前面领到年货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