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章(1 / 3)

第50章第五十章

如果要问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5年)天下最热闹的地方在哪,那一定是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其原因是被魏王猜疑闲置,终日里饮酒作乐的信陵君突然醒悟,又支楼起来了!

而且还是学他姐夫平原君搞普适性更高,危险性更小的学术交流与辩驳活动,而非高端隐蔽的□□。

学术大家之所以称大,显学之所以称为显学,其学说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认可的人多。

墨家的许多主张就差指着王权的鼻子骂,跟着你们这些吃肉食的虫豸是无法天下太平,获得安定幸福生活的。

但墨家就是天下显学之一,甚至在一分为三后还能把许多学派吊起来打,为何?极受底层百姓欢迎,门生弟子多而已。所以宣传自己的学说就成了每一个士子学有所成后第一要务。只要把相信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那么名声、钱、地位都会纷至沓来。而宣传是讲究平台的。

国家级电视台广度就是要比县级电视台强,顶刊的影响力能甩出水刊一百零八条街去。

在信陵君成立自己的宣传平台前,天下学术氛围最浓厚的地方无疑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燕昭王筑黄金台,平原君赵胜在封地东武城广聚士子,并邀请邹衍与公孙龙就白马非马这一议题进行辩论,都曾冲击过稷下学宫学术中心的位置。但随着燕昭王与平原君这两个主导者身死,后继者或不重视,或有心无力,终究归于沉寂。

稷下学宫就像过去的上百年那样,静静地矗立在那,看风卷云散。但信陵君这不一样,许多人是真心实意地认为信陵君所组织的文会是能够取代稷下学宫,成为天下新的文化中心。

不是因为如今主持稷下学宫的荀子年岁渐高,身体抱恙,而是因为在信陵君这能获得纸,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纸!

自从纸张这一物事被秦国发明出来,因其轻便、蕴含信息量大的优点迅速被士子们接纳,在早期产能不足时,一度价逾黄金。如今的产能虽然提升了许多,但在秦国官方的控制下,主要还是在秦国贩售,流入它国的少之又少。

因纸而选择入秦士子不说摩肩接踵,也能称得上络绎不绝。而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入秦后就没再回来。不是人死了,而是被秦王开出的优渥条件给绊住了腿。只要在秦国出仕,就能在购买纸张时享受内部价格,虽然每月购买量根据官阶不同有限额,但价格还不到市场价的十分之一啊!就算不拿来自己著书立说,加点价偷偷往外卖,三年后也够归家买田置产,当个富家翁的了。

然而秦国崇尚严刑峻法,弱民强国,对许多自由散漫,好抨击时政,讽谏君王的士子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虎狼地。

对纸张的渴望终究无法战胜惜命的本能,许多士子就像幽灵般徘徊在函谷关外,等待着一些隐秘渠道流出的少量高价纸张。直到去年信陵君组织门客进行学说讨论辩驳,学派、年纪、名声通通不设限,主打一个辩论大舞台,有活你就来,且对优胜者给予大量纸张作为奖励。其数量以道德经五千言算,即便在中间加了自己的注释,也够誉抄三十份。唯一的要求就是选择将获得的纸张用作著书立说后,需要额外用秦隶字写一版,交由秦长安君这个奖品提供者,存入秦国守藏室。可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是要求,反而是变相的奖励。如老子、孔子、墨子等一派宗师,微言大义,弟子门生众多,学说流传不绝者千百年间也就这么几个,而且被时光涤荡,多有散佚不全之处。秦国如今为天下最强之国,被收入秦国的守藏室肯定比自己私人保存更靠谱啊。

光是想想百年之后,人成黄士,而还有人能在秦国守藏室中翻阅到自己的著作,就已经让许多士子激动不已。

立言可是三不朽之一!

所以信陵君的门客们验证过真实性后,很快就闹腾起来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今文派与古文派尚且争论不休,打得狗脑子都快出来了,遑论如今正百家争鸣。

总之输者坚定认为输不是因为本派学说菜,只是因为自己拙於言词。等着,我这就写信摇人,让本派高手来会会你们这些赢了的。而人生在世谁还没有个三亲六眷的,赢了的眼瞅着自己有名垂青史的希望,少不得对外炫耀,迅速招来了不患寡而患不均者。这不敢去秦国,还能不敢来魏国吗。参赛资格,我要参赛资格!既然是贤公子,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于是信陵君很快“捱不过"门客连番请求,把参与交流辩驳的范围从自己门客扩大到天下士子。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扩散,已然是仅次于稷下学宫的文化交流地,比平原君的东武城要强得多。

但这一切热闹都与嬴成蟜这个赛事最大赞助商无关。也可以说是嬴成蟜有意避嫌,不让自己与挂着信陵君名义主持的交流辩论赛产生除赞助以外的任何关系。

除非是有人心思灵通,选择主动投到他门下,他也会细细甄别,多数时候只送上一份呈仪,推荐其人去秦国试试。

这并非是赢成蟜放弃了目标,而是他改变了达成目标的方式。他前世以棋会友,认识了不少外国友人,通过和他们交谈得出了一个结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