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3 / 5)

种举措给他带来的震动还没有田子年未弱冠就成为了少府中有数的大匠强。

也就是张苍初履家宰之职,深怕稍有不慎捅出大篓子才把事情报到了他这。嬴成蟜都想好了怎么劝慰张苍放宽心大胆干,有他撑着出不了大乱子。否则张苍放不开手脚,事事都报到他这里,他的寿命条就要加速燃烧了。但在听了田子介绍同行之人的姓名后,嬴成蟜觉得自己对张苍的劝慰之言可以往后推一段时间。

章邯,这位被后世历史爱好者称为天下第三的大秦最后名将,居然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后世有许多人为纸上谈兵的赵括鸣不平,认为赵括只是时运不济,没得到充足的发育期,初出茅庐就遇上了杀神白起。否则以赵括初次将兵就能统领几十万军队,在后路被截断的情况下断粮四十六日,仍能组织分路突围,最终死在突围途中的表现来看,若能给予循序渐进的历练,必能成为一代名将。

那么章邯就可以说是得到了发育期的完成体赵括。在秦末那个烽烟四起的大乱世,章邯可谓是以一己之力撑起来大秦帝国最后的光辉。

赵括长平之战接手的是赵国训练有素的精锐家底,而章邯最初的兵源只是骊山的囚徒,官职也是与军队毫无关系的少府。可章邯硬是带着这支由囚徒组成的军队接连击败多路起义军,先后逼杀齐王田儋、魏王魏咎、魏相周市、楚将项梁,后又攻破赵都邯郸,围赵王于巨鹿。也就是赵高太不做人,队友也不甚给力,否则章邯说不得能与项羽掰掰腕子。

章邯投降项羽后被项羽封为雍王,建都废丘,结果又遇上了韩信这个妖孽,被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晃了一手。

但饶是如此,章邯也在汉军的攻击下坚守了十月之久,最终还是樊哙引河水灌入废丘,这才使废丘城破。

以章邯一生经历,用不是我方不努力,奈何敌方有高达恰如其分,著《前汉演义》的蔡东藩甚至在书中这么说:“邯不败,即秦不亡。”未来的天下第三站在自己面前,有志于军事的赢成蟜自然万分想将他收于麾下,但其人秦墨矩子之徒的身份又让他感觉有些许扎手。如今的秦墨还是有一定独立性的,他这一支手就支到矩子徒弟身上,着实有些说不过去,包挨他哥骂的。

但要这么轻轻松松放弃章邯这个名将胚子,他也不甘心,于是想了想后对章邯说道:“王上已许我军职,至迟月内便会择将选兵。“少府中墨者众多,皆纪律严明,勇于任事,我有意招募。我观君气清神正,能察细微之变,颇有古之大将风采,不知君是否愿意入我帐下?“我之为人,咸阳俱知,必不会使君屈任,难展抱负。”其实刨除对章邯的承诺,嬴成蟜的话最多只有三分真。要不是章邯站在他面前,嬴成蟜根本就没想到少府里还拥有着因共信而形成严密组织,稍加扩展就能变为军事架构的秦墨。但既然被他发现了,招募就会变成真的。

毕竟削弱非官方组织的架构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要求,而且墨家的诸多学说理念对君主专制抨击很猛,他哥一定会乐见其成。而且相较于蒙家私兵,少府工匠还有着爵位优势。毕竟所谓的蒙氏私兵其实指的是一些跟随蒙骜、蒙武父子作战伤残,失去经济能力,受蒙家父子资助过活的老兵后代。不过蒙家一贯守规矩,为了不引起拥兵自重的攻击,对老兵的资助通常以门客的方式进行。

对于老兵的后代也是走入军作战升爵的常规路线,顶多是使用这些人时更谨慎,从不把他们当做炮灰消耗。

相比于其他部队存活率更高,升爵相较来说更简单。可对上完全在和平环境中,依靠工匠手艺、管理统筹才能升爵的秦墨就有些不够看了。并且也是因此之故,蒙家这些所谓的私兵与国家军制的融合得十分彻底,很难从中抽出人来。

更不用说如今还肩负着保卫他哥的重任,赢成蟜觉得自己顶多只能获得几个簪裹。

而按秦国军制,簪裹之爵可担任车兵或掌管五十人的屯长,这对于人数高达四千的佐弋军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不管是他前世,还是他本世接受的军事教育,都认为百人规模,即一个普通连队的战斗力才是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所以他需要一些爵在第四等的不更,能够在他沙汰原有军队后担任百将一职,稳定基层秩序,做到稳定交接,战力维持水准。在嬴成蟜原本的设想中这一角色应该由公族子弟担任。凭他的面子和功成后的香饵,应该能压住毛病颇多的公族子弟,令他们在百将一职上蜷身缩首,老实干活。

至于之后大概率会出现的抱团结伙,内部竞争不足等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但是若引进了少府工匠形成竞争,很多问题就会失去产生的土壤。他不贪心,这次只想从少府中招募七八个爵在不更,有志于军旅的墨者就好,将来再视情况而定。

假使章邯真有从军之志,那他打发人多去勾引诱惑几次自能功成。倘若章邯不愿,那就由章邯去吧,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本就不该单独压在某个人身上。

或言之当压在某个人身上时,这个王朝也已经没有了延续下去的必要。在赢成蟜内心不断盘算,权衡利弊之时,章邯的呼吸已是紧到无以复加。这可是素有爱才敬贤之名的长安君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