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记者:“陈导,西方观众对东方生死观很陌生,您为何选择殡葬题材?”
陈卿:“在东方文化里,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种‘过渡’。我们常说‘死者为大’,但真正重要的,其实是生者如何面对失去。《入殓师》讲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活着的人如何学会告别。入殓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整理遗容,更是帮助家属完成最后一次‘对话’。”
《综艺》记者的问题稍显尖锐:“连续两年征服戛纳和柏林,您是否在重复自己?《狩猎》探讨人性恶,《入殓师》展现善,这是刻意设计的对立吗?”
陈卿:“在《狩猎》里,我们讲述的是谎言如何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在《入殓师》中,我们展现的是真诚如何像温水一样慢慢融化坚冰。它们看似对立,实则都在探讨一个命题:我们如何面对那些不可言说的重量。这不是刻意设计的对立,而是生命自然的轮回。”
《电影手册》记者:“再次拿到金熊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卿:“意味着我又要看见母校燕京电影学院挂的横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