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娟那里如何,程圆月现在可没空关心。
此刻她正待在料房,一种一种料子的摸着。
她设计的三种样式,第三款对料子的要求比较高,必须能把衣服的垂感和飘逸感表现出来。一般的料子就不行,必须是高级一点的料子才成。
可惜,厂子里没有她想要的布料。
“如何?没有你想要的布料吗?”刘师父见她挨个看了一个遍,没有看得入眼的料子,便知道这里没有她想要的料子。
“刘师父,我们这里要买料子,要去哪里买,我想去那里看看。料房时的料子,没有今年流行的料子,都是去年或者更早以前流行的料子。
我们要做当下流行的款式,在料子方面必须用当下最流行的料子,或者用超前,别人没有使用过的料子,这样才能显出我们的与众不同。”
“你如果想选料子,得去市里一趟。市里有个布行,她家的料子有很多最新料子,要不,去那里看看。”
“可以吗?”她看上的这种料子,在如今怕是不便宜。
“自然。你说得没错,我们要创新,就不能在料子方面守旧。必须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诚意。”刘师父做事向来保守,但在听了程圆月的话后,他决定相信程圆月一回。
眼前的年轻人,不像是侃侃而谈,她是真的有想法。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最好现在就出发。早点选好料子,我们的第三件样衣可以尽早的做出来。”“我现在就去找老关,让她跟你一起去。她天天跑市场,对于外面的市场最是清楚。”
得知程圆月第三件样衣要用时下最流行的料子,关主任当即表示认同。
“我下午正好没事,带你跑一趟。她那里料子多,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料子。”关主任眼里现在没有别的大事,只有三件样衣的事情才是大事。
前面两件样衣,料子上面用得比较普通,她心里还在打鼓,不知对方看不看得上。得知第三件样衣,程圆月要用时下最流行的料子,自然是同意的。
二人跟葛厂子拿了张条子就出门了。
厂子里只有两辆货车,平时拉料子用的。像关主任平时外出出差什么的,都是靠自己想办法坐车或者转车。
关主任带着程圆月拦了一辆摩托车去县里的火车站坐车。
“两点半有一趟火车,现在赶过去正好能赶得上。”
县里到城里的火车票便宜,一人一块二毛钱。这个价钱,和她们从镇上坐车下城的价钱一样。二人上了火车。
这是八十年代最流行的绿皮火车,车厢里人员不少,现下又是秋老虎当道,空气中闷热的不行。关主任拉着程圆月挤到车厢的一角,正好有两个位置。
“你第一次坐火车吧。”关主任问她。
程圆月点点头:“以前只听说过,没有想到火车行驶起来这么稳,没有感觉是在车上。”
“这是自然。很多人会晕车但不晕火车。”
一位列车员推着车子一路叫唤过来:“瓜子方便面八宝粥,有需要的吗?”
程圆月听着这亲切的声音,不由扭头过去多看了几眼。
只见有几个年轻人拦下了那辆小推车,要瓜子,要方便面的都有。
“这辆车北上,路途遥远,不少人已经坐了一天的火车。”关主任解释道:“要不我们也买点瓜子,一路过去也怪无聊的。”
“我来吧。”程圆月已经拦下小推车,要了一包瓜子,两个八宝粥。
钱是从文四英身上拿的,该用的时候就得用。
关主任没有想到小姑娘出手还挺大方,随便买就买了十多块。
“我出门时,家里给了我钱。”程圆月笑着解释。
说起钱,她身上确实有一些。
上次陆尘把钱包里的钱都留给了她,她后来数了数,有五百多,加上从文四英那里拿的,和上次交学费剩下的,六百块是有的。
所以,她想买点什么还是买得起的,不能亏待了自己。
“你家里人对你还挺好的呀,我听小郑说,说今天你家里人过来要你嫁人,现在什么情况?你还这么年轻,真要嫁人?”
“是她听错了。要嫁人的不是我,是另有其人。”程圆月淡淡一笑:“你们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到厂子里锻炼,我怎么可能舍得嫁人。”
“我也说不可能,你这刚进厂,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嫁人。”
程圆月看了一眼窗外。
窗外正好经过一片稻田,外面的水稻的枝头挂着满满的稻穗,看着就舒服。
隔壁一个小孩看见程圆月的八宝粥,哭闹着也要。
带孩子的是个老婆婆,见孙子哭闹得厉害,便生了气,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屁股上面:“闹什么?那玩意这么一点三块钱,吃什么吃。你要是再闹,我打死你。”
小童不敢哭了,泪眼婆娑的看着程圆月手中的八宝粥,舔了舔嘴唇。
程圆月看见本来要开的,打算把八宝粥递给小男孩。
关主任拦住了她,对着她摇头:“不可。”
程圆月收回八宝粥,暗想她刚刚是不是不应该买,要是不买,也不会勾起小男孩的馋虫,也不会让他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