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徽宁坐在皇极殿的龙椅之上,俯视下方一众文武大臣。
身旁王承恩展开圣旨,看了一眼朱徽宁之后,暗叹一声开口。
“众臣听诏!”
“臣等恭听圣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太祖高皇帝洪业,御极四载,夙夜兢惕。
然天象示警:崇祯四年正月,彗扫紫垣,钦天监奏「女主昌,龙德晦」(1631年确有彗星记录(《崇祯长编》卷四十一),同年,钦天监奏“女子大贵”星象,被斥为妖言)。
朕斋戒祷天,复得太祖托梦云「朱家有凤,当立坤维」(明初朱元璋封秦愍王女为“皇太女’(见《明太祖实录》卷百七十),算是有祖制存例可循)。
兹查周后所诞嫡长女徽宁,幼通《帝范》,十二能论兵事,朕命其参酌奏章,剖断若流。
此非天降朱鸟,护我大明乎?
当此三劫并临:
一曰建虏猖獗;
二曰流寇蜂起;
三曰天罚频仍。
朕德薄难禳灾异,惟效尧舜禅让之典。
即册坤仪公主朱徽宁为皇太女,行监国事;
择吉日即皇帝位,改元「永昌」。
特命:
周长明为内阁首辅,辅理政务;孙承宗为太师,督统蓟辽军务;曹化淳提督东厂;释杨鹤,总督陕西招抚流民。
凡兵农钱谷要务,太女可径发中旨,无需奏朕!
朕退居慈庆宫,称「兴龙道君」,专司祭天禳灾。
六部九卿须同心翊戴,敢以牝鸡谤议者,朕当亲持太祖灵位诛之!
布告四海,咸颂新主。
崇祯四年十月朔日。
钦此~!”
“臣等领旨!”
众臣再拜,随即再拜朱徽宁。
“臣等叩拜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着众人再次拜下,无边气运山呼海啸般汇聚,迅速的涌向朱徽宁。
若只如此,自然没有什么。
只是让朱徽宁色变的是,那汇聚而来的无边气运,几乎要有超过一半的灰黑色怨气与诅咒。这不禁让朱徽宁心中大汗,这大明还没有灭亡,可真是祖宗保佑。
还好有师尊送的厚土镇山印子体分印。
朱徽宁暗自庆幸。
这要没有镇运之物,只这一下,她就要被那汹涌的怨气与诅咒侵蚀,直接爆体而亡。
真实的告诉众人,德不配位的下场。
不过此时,她却是丝毫不慌了。
手掌一翻,流光溢彩的九龙印玺,出现在了她的掌中。
下一刻,那汹涌而来的无边气运,便被九龙印玺吞噬,镇压转化。
紧接着,九龙印玺光华大作,一道金色光柱冲天而起,惊的下方众多文武齐齐抬头,不可思议的看着朱徽宁掌中印玺,以及那冲天而起的金色光柱。
众人齐齐抬头观望,在那金色光柱的映照下,皇极殿房顶似乎化作了透明。
众人只见金色光柱冲霄,罩住了上方气运金龙。
“昂~!”
气运金龙仰天发出一声龙吟,体型开始迅速的膨胀壮大,最终化作千丈大小,于皇城上方盘旋。倏而,无边气运化作金色云气,将其遮掩其中,只偶尔显露只鳞半爪。
这一刻,朱徽宁只觉得自己无比强大,似乎只要心中动念,就能调动整个大明山河臣民的力量,主可覆手翻天。
不过,朱徽宁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的错觉。
因为她能清晰的感受到,那被气运之火熔炼的气运龙珠之内,已经积累了快要压不住的大量民怨与诅咒力量。
气运金龙的大部分力量,都要用来镇压炼化其中民怨与诅咒力量了。
她所能调动的力量极其稀少,最多也就堪比先天意境宗师,和她如今拥有的武道修为,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皇太女殿下!”
“女帝陛下!”
只不过,其他人可不知道这些,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京城百姓,全都纷纷的拜了下去。
不管他们之前内心如何想。
至少这一刻,他们内心是臣服的。
这么一瞬间的功夫,朱徽宁对于京城的掌控,达到了一个细致入微的地步,彻底熔炼了京城大地之力。于这京城之内,朱徽宁不但实力更进一步,不逊初入气血境的大宗师。
更是先天立于不败之地,除非有人能够直接摧毁整个京城,以及其中数十上百万的百姓。
心神动念,京中权贵各家,尽皆被她看了个透彻。
一瞬间,朱徽宁的脸色就是变得难看无比,看向下方大臣的目光,带上了凛然的杀气。
若按太祖规制,这满朝文武大臣,十个有九个半该杀。
“黑!且先让你们多活一段时间!”
暗自冷笑一声,朱徽宁重新变的面无表情。
“众卿平身!”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朱徽宁开始梳理朝堂政务,准备登基事宜。
半个月后,一切准备妥当,朱徽宁正式登基称帝,年号永昌。
在完成登基大典的瞬间,又有无尽的气运汇聚而来,在九龙印玺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