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徽宁的进一步修炼瓶颈,除了身体本身太弱之外,还有就是龙珠之内,依旧存留的庞大怨气与诅咒的困扰了。
若此时以大明山河煞气洗炼龙气,必然将其一同洗练融合。
到时候,虽然依旧可以慢慢炼化,但以煞气的强度,那必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
朱徽宁看看手中的九龙印玺,暗自叹息一声。
万民之怨,果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哪怕有着师尊所赐的法宝,也难以将其完全磨灭。
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落在一个“解”字上啊。
朱徽宁的眼中,闪过一抹杀。
谁和万民过不去,那就是和她过不去,就是阻她的道途。
阻道之仇,不共戴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明官场自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倒是民间,一片欢呼雀跃。
除了贪官污吏被斩之外,还有就是那些曾经受到欺压的百姓,全都收到了来自朝廷的补偿。这种情况下,他们就算依旧还有些怨气,但也会消散许多,甚至充满对于朝廷,对于女帝朱徽宁的感激之情。
朱徽宁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龙珠之内的怨气与诅咒,正在飞速的消散,被龙气之火炼化,甚至转化为精纯龙气。
不过最终,也并没有将那些怨气与诅咒彻底炼化。
或者说,每当完全炼化一部分,都会有着新的怨气与诅咒产生。
人心百样,就算朝廷再好,也总会有人心生怨言。
一人的怨气几乎微乎其微,但是庞大帝国万万百姓加起来,所聚集起来的怨气,那就极为庞大了。虽然并不会影响根本大局,但却能够在龙珠之中清晰显现,使之有种无穷无尽,万民背心的感觉。还有,那些被拿下的贪官污吏,可并没有全部斩杀。
还有他们的家眷,总不可能全杀了。
从原来的高高在上,变成现在的阶下囚,他们内心又怎么可能没有怨恨?
若说大明百姓,产生的基本上就是怨气的话,那他们就是诅咒了。
感受到这些,朱徽宁有种抛弃大明律法,将他们全部斩杀了事的冲动。
大明百姓有怨气,她还能够接受。
你们这些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有什么资格怨恨诅咒?
不过最终,她还是压下了这股冲动。
帝国律法,若她这个皇帝都随意破坏的话,又还有什么威信?
最后,朱徽宁无奈的转头看向长山方向。
“也许,师尊能够解决吧.”
朱徽宁有些不确定的喃喃自语。
毕竟她也知道,这是聚集万民气运必然的代价,而非是功法的问题。
她也不清楚,易长生能不能解决。
“呼~!来人,去传馨公主”
朱徽宁吐出一口浊气。
不管怎么说,她都是要走上这么一遭的。
而馨公主,自然就是王可馨了。
既然要回天下学院,那她自然要带上王可馨了。
而王可馨的正式名号,其实并非是馨公主,而是弘文崇道辅运公主。
这可以说是极尊贵的称号了。
若非如今朝堂之中,大半都是天下学院学员,必然引来所有大臣的反对。
不说异姓封公主了,就只是六字名号,再加上其中蕴含的意义,就不是过去文武大臣,乃至天下宗教可以接受的。
弘文:儒学《论语》“弘道兴文”+佛家“弘法利生”;
崇道:道家根本+墨家《天志》“尊道贵公”;
辅运:兵家《六韬》“运筹帷幄”+阴阳家五德终始说,辅佐朱徽宁。
这六字封号,可以说是包含极广。
然而不管哪一家,就以明末的大环境来看,都不可能同意将之冠在女子公主身上。
不过现在,却几乎无人反对。
就算有人心中不满,也不愿意做那出头。
毕竟,王可馨那可是天下学院,当之无愧的三代第一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天下学院传道天下,海纳百川,文武释道儒皆有的情况来看。
册封她这个三代第一人,为弘文崇道辅运公主,还真的并没有什么不妥。
甚至就是第二代,王可馨也仅次于王大柱以及柳婉清,甚至也已经开始尝试炼化煞气。
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比掌握整个大明江山社稷力量权柄的朱徽宁,还要更强上一筹。
那是质的差异,不是单纯的力量能够拉平的。
就像你有万顷大海,也难以压碎一颗钢珠。
所以最终,册封王可馨为弘文崇道辅运公主,这才没有引来多少的反对。
顶多就是有些大臣,以及各大教派、文人,在私下有些非议而已。
真正上书反对的,那是一个也没有。
再说了,女帝都有了,再来一个尊贵的公主,似乎也没有什么。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打破世俗枷锁,抬升女子地位了。
当然了,那是正式的名号。
一般情况下,都是叫王可馨为馨公主或是可馨公主的。
在朱徽宁吩咐下去之后,不大会儿的功夫,王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