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你家三郎的亲事定下了?那家小娘子我可是见过的,手脚勤快得很.”
“定了定了,就等下月纳彩了. .”
这些声音嘈杂,却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
方青禹耐心地听着,从中筛选着有用的信息。
渐渐地,他从这些零碎的对话中,捕捉到了几个关键的地名和年号。
今年这光景,比贞观元年那会儿可是好多了.”
可不是嘛,圣天子在位,总算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 .”
...听说洛阳那边的牡丹开得极好,可惜路途遥远..”
贞观?
方青禹听着微微一愣。
只要看过一点历史的人,对这个年号都不会陌生。
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这里..是唐初?!
演武壁内的世界,模拟的是千多年前的唐朝?
方青禹压下心中的惊诧,继续凝神倾听。
如果只是模拟唐朝风土人情。
虽然惊人,但尚可理解。
但洪老爷子说此地能直抵本源,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邻桌一桌客人的低声交谈,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桌坐着两人,皆是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身着劲装,腰间佩着横刀,手上有着练武留下的老茧,气息比寻常百姓沉稳不少,像是有些功夫在身的游侠儿或者镖师之流。
其中一人压低了声音,对同伴道:“李兄,你从长安来,可知晓近来城中发生的怪事?”
那被称作李兄的汉子抿了一口酒,神色略显凝重,微微颔首,声音压得更低:“你也听说了?”“何止听说,道上都有些风声了,说得玄乎得很。”
先前那人身体前倾,好奇地问道,“都说长安城里不太平,好像..连司天监的袁老天师和李淳风李大人都在联手调查什么东西?可是真的?”
袁天罡!李淳风!
这两位在唐代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尤其是与玄学推演,神秘事件紧密相连。
他们也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在联手调查某事?
方青禹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
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向了那一桌。
只见那李姓汉子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才凑近同伴,用几乎细若蚊纳的声音道:“嘘!慎言!那等层次的事情,岂是你我能随意置喙的?牵扯甚大!”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王老弟,你我相交多年,我今日多嘴提醒你一句。你若在长安还有亲朋故旧,近期若能抽身,最好想个由头,劝他们暂且离京避一避。否则.恐祸福难料啊!”那王姓汉子听到这话,脸色也瞬间严肃起来,眼神中透出惊疑和一丝后怕。
他显然极其信任这位李兄,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举起酒杯,以茶代酒般郑重地敬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之后,两人便默契地不再谈论此事,转而说起了一些江湖上的琐事。
不过这几句简短的对话。
对方青禹而言,信息量已然足够。
这里不仅是唐初,而且是袁天罡与李淳风这两位传奇人物共存,并且正有神秘事件发生的特定时间点。结合此地是原初演武壁.
几乎都不用想都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
很大概率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的传承。
要想获得线索,乃至最终的传承。
长安城,袁天罡,李淳风,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
目标已然明确。
方青禹不再停留。
他悄然起身,如同来时一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喧闹的酒肆。
走到外面无人僻静处,身形微微一晃,便已彻底消失在原地。
下一刻,他已出现在小镇之外的高空之上,脚下是缩小的古代城镇和阡陌田野。
高空罡风凛冽,他俯瞰下方苍茫大地,辨明方向。
刚才在酒肆中。
方青禹已顺便听到了长安城的大致方位。
五阶武神的速度全力爆发。
方青禹化作一道无形的流光,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飞行途中,下方一处山岭间隐隐传来的哭喊呼救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感知稍一探查,便明了情况。
一伙约三四十人的山贼正在袭击一队行商和百姓。
已有多人倒在血泊之中。
对于这种事情撞上门。
方青禹自然不会当做没看见。
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方青禹身形一闪,如同陨星般骤然落于山寨前的空地上。
落地时却轻如鸿毛,未曾激起半点尘埃。
那些正在行凶施暴的山贼只觉眼前一花,场中便多了一个周身笼罩在淡淡微光中,看不清面容的身影。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甚至未及喝问。
便感到一股无形巨力临身。
砰砰砰.
一连串闷响传来,所有手持兵刃,面露凶光的山贼瞬间筋骨断折,倒地毙命,连惨叫都未能发出一声。顷刻之间。
凶神恶煞的山贼尽数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