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洲微笑说。
缺少的木工工具他上次进城也买了一些,就有专门掏木头的。
说完他就去找木头了,最终找到了一棵节干透的榉树,长两米多,直径有三十二三厘米。
这木头属于不是特别容易开裂的那种,可以用来做木碗。
锯了两截十厘米厚的木头,他先划了线,用刀削出碗底的一个大致的形状,然后再用凿子掏出碗里的木头。
这木头算是硬木中偏软的,掏起来不算难,一个小时他就掏出来了一个大概,然后又进行了一番精修。耗费了半小时才精修完成,差不多碗壁每一处都做到了一样厚的。
王海洲干活赵雅妮和赵雅兰带着孩子在旁边围观,今天也不想出去,就在家休息。
他很可以有人陪着,只要在他身边他就开心。
精修好了,他才拿出砂纸开始一点一点的打磨,干了一半就已经中午了。
吃了午饭,他又继续,下午磨了两个小时,才将木头碗做完了。
这时候木碗已经极为光滑,手摸摸着感受不到颗粒感。
做好后,他就交给了媳妇儿,问道:“还可以吧?”
木碗呈现淡黄色,上面有着很明显的年轮纹路,泛着油光,圆圆的极为好看。
“太漂亮了,我男人手真巧。”赵雅妮满意的点了点头,拿过木碗摸了又摸。
这木碗做好后直径有三十厘米,可以当小盆用,拌凉菜或者揉面都很好用。
张红梅看了看也惊讶道:“海洲你这木匠手艺也厉害呀。”
“这又不是很难,你们觉得好看,等我回头抽空再做几个。”王海洲笑着说,他很喜欢她们的夸奖。“姐夫,你再做几个小的,吃饭也可以用。”赵雅兰浅笑道。
“爸爸,我也要一个~”王爱佳奶声奶气的说,王鹿鸣也从早上就开始要了。
“可以,等回头我有空了,咱们一人做一个都没问题。”王海洲笑着点头。
接着他又看向雅妮说道:“这木碗你得先用盐水泡两天,然后等放阴凉处晾干三四天,再用芝麻油涂抹,用的时候不要长时间泡水,不然就容易裂开。”
榉木已经是家里能找到最好的做木碗材料了,大部分情况是不会裂的,但还是得注意不能长时间泡水和突然干燥。
他们这里也没有柚木,不然那玩意做的木碗才叫结实,随便造都不会坏。
“我知道了。”赵雅妮点点头,当即就把木碗拿去厨房浸泡去了。
王海洲把东西收拾了,坐沙发上喝了一杯赵雅兰给泡的茶,然后又去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打猎装备。这次去山里,他也不准备拿多少东西,就一把猎枪,一把药锄,一个带盖子的竹子背篓,一些必要的生存物资就够了。
收拾完了,他又带着黑炭出去捕食。
这次打猎自然是不带黑炭的,拜托雅兰给喂养着。
它还没学会侦查,带着只会是一个累赘。
将它放好了,王海洲就搬了躺椅躺在屋檐下已经阴了的地方,悠闲的看着天空休息,看累了天空就拿一本书看看。
他两个媳妇儿已经去了厨房和面,孩子在屋里篷布上自己玩,岳母则在拉鞋底。
今天一家人都轻松很多,住着新房还有存款,也买了粮食,不像村里大多数人一样为生计发愁,可以悠闲的过日子。
正常情况下,这时候应该满山的跑,得起早贪黑的挖各种能吃的野菜,采挖中药材卖钱,还要努力的把家里每一块地都种上。
可以说是一刻不得闲,总有干不完的活。
但今年他们已经摆脱这种生活了,他也没再让岳母媳妇儿她们去挖那些便宜药材,那么累的忙里忙外。看到她们在屋里悠闲的待着,他就很开心满足,人活着就该这样,像风一样自由,像花儿一样美好。“饭好了姐夫。”
六点半,赵雅兰在厨房门口脆生生的喊道,声音像是百灵鸟一样。
“来了。”王海洲去将桌子搬到了内院,将吃的端来,众人都围坐下来吃饭。
太阳已经落山,内院凉爽而通透,尤其是将后门、窗户、以及门楼大门全都打开的时候,穿堂风更是和风扇一样。
“做了葱油、芝麻、蜂蜜三种口味的馍馍,你们都可以尝尝。”
赵雅妮拿起一个蜂蜜口味的小口吃着。
王海洲则尝了尝芝麻和葱油味道的,夹着青菜和酸萝卜丝炒腊肉愉快的吃了起来。
“什么口味的白面馍馍都好吃啊,要是去年这会儿玉米面都快没了。”
张红梅满心欢喜的说,她的眼角有着浅浅的鱼尾纹,但笑起来十分的温暖好看,有一种历经岁月的端庄贤淑的美。
这样的生活是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住进新房子这几天,有时候早上醒来还会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和白面馍馍相比那肯定好吃。”赵雅兰看了一眼王海洲浅笑道,今年不但吃的好,她还有了一辈子的依靠。
王海洲只是点头,大口啃着馍馍,旁边的王鹿鸣和王爱佳也和他一模一样。
吃完了饭,几人出去外院散了散步,这时候村子里也炊烟袅袅,许多人刚刚从田里劳作回来。“金家又在吵架呀。”
赵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