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吃了一口土豆笑着说。
去年的土豆都已经吃完了,今天这土豆是从地里现挖的。
不过真正要挖还得等到月底。
“那肯定。”
王海洲点点头,一边干饭一边听着他们聊天。
吃完饭洗个澡,就可以舒服的在家里乘凉,现在天气热他们把前后门都打开,就有凉爽的穿堂风吹进来了。
王海洲在外面逛了逛,又回来坐下,这下农活忙完,他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第二天一早王海洲睡了个懒觉,早上八点才醒来。
醒来后他也不想起床,抱着媳妇儿看着天花板发呆。
“起床了,今天咱们做点豆豉,再做点黄豆酱。”
赵雅妮抱着王海洲的脖子伸了个懒腰,娇声道。
“那我给你帮忙。”王海洲笑着坐了起来,夏季是制作各种酱料最好的时期。
这年代农村大部分调味品都是自己做的,没有化学添加剂,味道也很纯正。
两人穿好衣服把孩子一起叫起来,他们来到卫生间赵雅兰正在刷牙,显然早起的就只有张红梅和范德连。
洗漱完了,王海洲和赵雅兰就在院子里帮忙给挑黄豆和黑豆里面的坏豆子。
赵雅妮将羊奶给热好,端出来院子放在桌子上降温,在一边玩耍的两个孩子一下就跑了过来。“等会儿啊,现在很烫。”
她说完了话,叮嘱王海洲看着孩子,就又去后山溶洞里拿了桃子和李子出来。
“吃了再收拾,米饭蒸着了,等妈和奶回来再炒菜。”
赵雅妮递给两人一人一个大油桃。
三人吃了桃子,把豆子挑完,他们又喝了一些羊奶。
现在的羊奶产量孩子根本喝不完,大人都得帮着喝。
挑完了的黄豆和黑豆都要上蒸笼蒸软,然后晾凉了裹上面粉进行发酵。
豆豉和黄豆酱前期的发酵方法都是一样的,利用的都是黄曲霉菌。
“奇了怪了,怎么九点半妈都没回来,是不是钓鱼钓忘记了?”
把饭菜炒好,赵雅妮去一看钟表有些疑惑的说道。
奶奶范德莲拔猪草都已经回来,但是母亲还没踪影。
“那我出去找一下。”
王海洲在挑完了豆子之后一直在研究怎么给鱼缸造景,之前养的鱼都还活着,因为数量不多并不会缺氧。
他出去刚刚走了三百多米就看到和岳母赶着牛提着鱼桶回来了,他走过去好奇问道:“妈,是不是鱼口特别好,怎么钓了这么久。”
张红梅摇头道:“就钓了半斤小白条,主是你表姑和儿媳杨艳吵架,我刚好回来遇到,她找我诉苦老半天。”
“又吵架了啊。”王海洲无奈,就今年这半年她们都吵了十几二十次了吧。
张红梅道:“这次比较严重,等回去给你们慢慢说。”
王海洲把牛养给敢了回去,回屋里坐在放桌上,张红梅才给讲了这件事。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他表哥罗贤伟卖了药材挣了几块钱给了媳妇儿杨艳,结果表姑赵清红知道了要把钱要回来,她要管钱。
杨艳不给,赵清红就和她大吵起来,又是哭又是闹,还请了亲戚邻居去评理,说自己对这个家贡献如何如何大的事情。
赵清红对外面,为人处世方面做的很好,对人大方热情,但是在家里她就是一言堂。
不管是男人罗厚忠还是两个儿子都是耙耳朵,被她控制的死死的,钱都是交给她的由她当家做主。“所以这就是我为啥回来迟了的原因。”
张红梅讲完之后,又摊了摊手叹气道,“你表姑对咱家一直很好,这种事情明明是她有问题,我只能劝导没办法明说啊,可把我为难坏了。”
“她这个毛病是改不掉的,咱们还是别掺和了,掺和也没用。”
王海洲叹气道,他明白说什么改变那都是不可能的,就和他父母一样。
她这是长时间当家做主养出来的心理作用,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轻视他人的能力。
赵雅兰摇头道:“其实她很多活都是自己找的,明明家里其他人都能干,她就是觉得谁都没她干得好,啥事都要自己上,然后又说自己累。”
“除非我伟表哥硬气起来,不然这事情解决不了,咱们也管不了。”赵雅妮也摇摇头道。
大表哥罗贤良的媳妇就因为这个常年躲在娘家不回来,现在二儿子媳妇就又成这样了。
张红梅叹了口气道:“杨艳人家也带着儿子回娘家了,说罗贤伟这次不自己盖一座房子分出去住就不回来了。”
“这做人呐,太强硬了不行,太软弱了也不行。”范德莲也感叹一声。
“所以咱们赶快吃饭。”王海洲笑着说了一句,这种事情他连瓜都不想吃了,真是一团乱麻,听着人难受。
“吃饭吃饭。”赵雅妮也笑着说了一句,夹了一筷子南瓜尖放进碗里吃了起来。
饭后,赵雅妮将蒸好的黄豆和蚕豆分别倒进了两个簸箕放凉。
然后又将养蚕用过的簸箕都拿出来清洗干净,放到了门楼外面去晾晒。
蚕早就全都结茧完成了,王海洲也不让她们喂养夏蚕,天气热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