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钢道,“她就是林记的东家,你若是今日给她便宜些卖个好,说不准日后你还能将鹅提供给她,”
闻言,王娘子藏碎银的动作一动,“她就是林记的东家?瞧着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竞然是林记的东家?你为何早不同我说?”“我来时就同你使颜色了,你自己没瞧见,算了我也懒得同你说了,我家那铺子还开着呢。"苏娘子瞧她还在怪自己,顿觉一阵无力,同她摆了摆手就离开了。
而此时,提着大鹅回家的林书晚两人,心中虽十分不喜,但也不好多说旁的,等到他俩回到小院,其他几人还未回来,林书晚便开始处理三只鹅了,毕竟铁锅炖大鹅也是道功夫菜。
虽说这鹅价格是贵了些,但个头都不小,一整只剁成块状,一只盆都装不下,等到三只大鹅都处理好了,林书晚面前的铁锅都堆冒尖了,剩下的那些鹅服之类的内脏,她就去外头的菜园子里头揪了几根青翠的蒜叶,打算直接炒个鹅杂等到大鹅上锅焯水的时候,姜婉几人也回来了,薛秦二位娘子瞧着林书晚在灶房里头忙得脚不沾地,当即就把手中的东西放下,洗了把手就飞快钻入灶房,帮着林书晚一块收拾今日的暮食。
今日的主菜便是铁锅炖大鹅,铁锅炖怎么能少的了面饼呢,后世的面饼除了常见的麦饼便是玉米饼,林书晚极爱玉米饼,可惜永宁并未有玉米,故而只能用麦饼了,小麦粉用热水调好,如今薛娘子跟着林书晚时间久了,也学会了往里头敲上两颗鸡蛋,这样饼子吃起来渲染蓬松还带着鸡蛋的香味,格外美味。薛娘子在调面糊,秦娘子左右看了看就开始帮着处理昂刺鱼,这鱼处理起来十分简单,肉质鲜美,无论孩子还是老人都十分喜爱,秦娘子瞧了瞧,倒是有个六七条,于是当即打算两条炖汤,五条用雪菜红烧。姜家灶房忙得脚不沾地,游鱼巷的街坊邻居们就遭殃了,浓郁醇厚的香味,顺着墙头飘出,在狭窄的巷子里头流连不止。“这姜家又在做什么吃食,香成这样。”
“这也太香了”
外头的都是如此,更别提院子里的几人了,下学回来的两个哥儿,跟小狗似的猛吸着鼻子,围着炖着大鹅的锅子不停乱转,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囔着好香好饿,活像饿了好几日似的。
那猴急的模样,瞧得林书晚忍不住发笑,她瞧了眼大鹅炖得差不多了,就抬手敲了敲谨哥儿的脑袋,“去洗个手,一会吃饭了。”话音一落,俩人一溜烟就跑到水井旁,速度极快。“薛娘子,把碳炉拿上吃饭了。"林书晚摇了摇头,就招呼着薛娘子提着炉子,她自己端着大锅就往院子里去了。
今日天气极好,温度适宜,天色还亮着,正好能在院子里头吃饭,炉子摆在桌上,铁锅架在炉子上,在炭火的热力下,锅中深色浓稠的汤汁香味四溢,格外诱人,于是谨哥儿才洗好手,就迫不及待抄起筷子,夹了一块个头极大的鹅肉放到安姐儿碗中后,自己才又夹了一块,甚至吹都来不及吹,就直接塞到了口中,烫得直哈气,也舍不得吐。
鹅肉与鸡鸭都不同,味道香浓,炖得软烂,又吸满了汤汁,吃在口中格外的美味,香得谨哥儿恨不得直接将舌头一块吞下,一不留神,他便三五块落入腹中,而身侧的安姐儿也不甘示弱,辣得直哈气也舍不得不吃。桌上几个大人瞧着几个娃娃吃得欢快,也一并加入了战斗,宋老原本觉着鹅肉他咬不动,直到江昱枫夹了一块给他,他这才发觉这鹅肉竞然炖得十分软烂,嘴一抿,就能将肉从骨头上脱下,浸满汤汁的鹅肉滋味格外的好,甚至里头的榛蘑与干豆角,吸满了汤汁吃在口中除了原本风干的味道便是鹅汤独有的鲜美再看萧将军父子与惊鸿三人,早就无师自通捧着一碗大白米饭,就着鹅汤开始拌饭吃了,如今都吃到了第三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