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轰然声响(1 / 2)

第72章轰然声响

上京冬日银装素裹。

宁池意面色冷淡,披着鹤氅从含元殿石阶上迈下来,季奉在他身后叫了几声也没见他停下,奇怪地摇了摇头。

宁四这两天瞧着都心不在焉的模样,连往常朝会之后的商议也不来了,殿下好像也不在意。

这两人莫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想不明白,季奉回头看了眼巍峨大殿。

陛下留了几位大臣和三皇子商讨北地源源不断的粮草需求,恐怕一时半会好不了,他还是先去旁边的庑房等着吧。

半夜雪下得很密,现在倒是停了,但天色依旧算不上明朗,季奉抬头看了眼,总觉有些心闷。

含元殿内,兵部尚书弓着身子,神情凝重:“陛下,西北燕老将军来报,言道大雪连日,将士棉衣不足,粮草也十分短缺。”方才大臣们都在,他的话还说得有几分委婉,只道仍需供应些棉衣好让多出的五万兵士过冬。

现下人都散了,兵部尚书不再遮掩,直接道出西北的严峻情况。建德帝有些头疼,西北军报一封接一封,每封都在问他讨要粮草棉絮,可今冬已开国库驰援过一次了,若再来一次,恐怕到不了开春播种春耕,国库就要告急了。

当初燕老将军提出要等西北春耕事定再归朝,这请求是建德帝亲口允准的。祁连山大片河山得以收回,试问哪位君王不想一朝落定。只是不曾料到今冬岁寒,西北日夜大雪,将士驻营扎寨实在难熬。兵士日子不好过,建德帝当然也动过召回他们的心思,但此时召回岂不是功亏一篑,况且如今将要到年下了,上京事多,班师回朝反而不合适。他凝眉许久,终于还是道:“再开国库驰援北地,让新划边境线周边的屯堡安排四万兵士住下,剩余万余次人依旧驻扎在边境,每半月轮换一次。”当初之所以要费心安营扎寨,也是因为建德帝考虑到了西北防线原本一直由骠骑大将军掌管,贸然进入屯堡恐会惹得两大将不睦,但现下北地大雪,气温骤降,这也是无奈之举。

兵部尚书躬身道:“陛下英明。”

建德帝叹口气,垂眼看见三子始终不言不语,不由开口:“钺儿有何建议吗?”

三子每日风雨无阻来朝会,提的建议虽不多但都能切中要害,比之病恹恹的二子和那不成器的四子,他的确是最为出众的,也因此,建德帝时常留他议事谢春庭施了一礼,皱起眉:“陛下,儿臣总觉得北地有些不对。”是不对呢!在座的几人,无论是帝王还是大臣都一致赞同,往年北地何曾有过如此连日大雪,加之气温寒冷异常,害得收回祁连山的大喜事都蒙上了一层阴翳。

原本只要闲散过个冬,兵士安营扎寨准备春耕之事,等开春了将原本国境以内的居民迁居过来,这广袤原野便能切切实实归属大周。现下这功不为功,灾不为灾的,实在让人心焦。建德帝摆了摆手:“无论如何,此番兵士驻扎屯堡总比在风雪中暖和些,想来加上这批支援的粮草和棉衣,将士们过冬也会容易些。”大臣们连连施礼:“陛下圣明。”

谢春庭的眉头没有松开,好看的眉眼中盈满迟疑。他说的不对,并非自然之力的不对,而是人力的不对。但眼见父皇已经落定主意,他没有再继续开口。想到季家那位脾气火爆的骠骑大将军季有扬,谢春庭敛下神色,既然燕老将军麾下入驻屯堡已成定论,现下该上心的是如何让这位骠骑大将军心甘情愿接受,不要闹出事端才是。

朝事议论结束,诸位大臣一一离去,唯独户部尚书常忠步子缓慢,不动声色跟在三皇子身边。

他低眉顺眼的:“殿下,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多番催促宁大人履行婚约了。”

谢春庭神色平和,缓缓一笑:“是么,那本殿要恭贺常大人嫁女之喜了。”常忠弯着腰,低头道:“微臣不敢当,此事能峰回路转还要多谢殿下。”这随口一说的口头婚约,其实常忠本没有放在心上,偏巧之前被自家宠惯了的女儿语舟知晓了,自知晓后她日日催促,他本就头痛得很,囿于宁四公子背靠三殿下,他也实在不敢刺探。

哪知三殿下居然主动派人找到他,说可以试一试这婚约。常尚书本来还有些不解,不懂这是殿下在一力保媒,还是宁四公子的确想要成家了。

等到宁大人的推托之语传回府上,常忠便知道了,这桩婚事是殿下在作媒,而非宁四公子主动提起。

他不懂原本为至交好友的两人缘何会在婚姻大事上有分歧,但若能得秀雅的宁四公子为婿,常忠自然是乐意至极。

至于背后为何,他其实并不在意。

谢春庭淡然一笑,止住了他恭送的动作,大步朝被雪顶覆盖的庑房而去,长风下衣摆烈烈如刀。

宁池意提笔写着策论,小厮兴冲冲地推开门:“公子公子,三皇子妃今日出门了,小的已经寻机递了话。”

他倏然抬起眼:“果真?”

小厮连连点头,面红急促,气都喘不过来:“真的公子,三皇子妃说在风亭雅苑相见。”

她终于肯见他了。宁池意唇边的笑意掩都掩不住,他“腾"地一声站起来,低头看着衣物:“如此相见是否有些失礼?”朝会之后,他还未曾沐浴更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