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魂力等级的修炼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点,就是“冥想法”。
武魂殿存在了那么些年,又有那么多的供奉、长老、主教、执政官等存在,存储的冥想法的数量,自然也是很多的。
但是,也只能说是数量上不缺。
在质量上,却是非常的参差不齐。
毕竞以前的魂师冥想法,主打的就是一个“跟着感觉走”。
高级学院对于“拟态环境”的追求,也仅仅只是在武魂感觉舒服的境界里,魂师修炼起来也会更轻松而已。至于实际提升有多少,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看起来像安慰剂的东西,作用往往要看信多少。
反正在斗一的时候,只要真的是个天才,哪怕没有任何的冥想法,纯靠武魂本能进行修炼,也总是可以越过获得第一魂环的门槛,成为一名魂师的。
后面的魂力等级提升,就更是凭借极高的天赋和模糊的经验,在跌跌撞撞的前进。
“老师”在这个成长过程当中的作用,更接近于是“护道人”。
反正只要不像秦明那样,在吸收第五环的时候,被硬生生坑成紫色魂环的话,那么站在魂兽的尸骨之上的真正的天才,都是可以一步步的攀到最高的。
也因此,这个时代的封号斗罗,虽然基本上都是不成体系的野路子,但是却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天才。不过,也因为这个时代是吃天赋的时代,越是天赋异禀的魂师,在魂士阶段停留的时间就越短。因此,站在高层的魂师们,是从来没有体会过卡在十级瓶颈,甚至是五级瓶颈的情况。
在封号斗罗的认知当中,“魂士”这个阶段的修炼,基本上是默认一两年就速通掉的,再慢也不至于蹉跎三五年甚至七八年。
而适配先天魂力比较低的魂士的冥想法,自然也因为封号斗罗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从来没有出现过十四岁还能学不会微积分吗.gif
关键是,目前的武魂殿不仅缺少魂士用的“基础内功”,也并没有太多足够完善的高级冥想法。是的,历史上有过众多超级斗罗的武魂殿,现在并没有太多的高级冥想法。
当然,不是因为存储冥想法的地方失火了,而是几乎所有的高级冥想法现在都在根据“经络学”进行重构。
不过,哪怕有了“经络学”这个大框架,可以让魂师在研究魂力运转线路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十二正经”,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是根据感觉和本能让魂力随机在身体内乱走。
但是,现在经络学还比较粗糙,暂时只是可以确定经络的数量,和大致的走向而已。
具体的每一条经络的线路有什么功能,不同线路先后流转的顺序,又会让魂力有什么变化,经络运行的线路上,又是否存在某种类似城市的“中枢”(穴位),目前是还没有探寻出一个明确的结果。虽然说武魂殿目前掌握着白夜提供的元素冥想法,并且还有通过“鉴定术”获得的准确的“标准十二正经经脉线路图”,其他的人在创造功法的时候,可以一定程度上照猫画虎。
但是,暂时来说,完善的新冥想法的数量,还是不太多的。
毕竟原本魂师的身体经络,就已经非常的复杂了,每个人的经脉还都会有些许的偏差,不会按照白夜的标准图去长。
更别说魂师在进行武魂附体后,身体的经络又会有所变化。
一般兽武魂魂师那种武魂附体后,会长出爪牙、翅膀、尾巴等部位的;器武魂的魂师在召唤出武魂后,也会有一部分经络处于“持续激活”的状态。
最终,这种武魂附体后的经络偏差,就会导致有一部分经脉是没有“标准解”,或者没有空间套入标准解的。
这就进一步的加大了探索经脉原理,和让冥想法适配更多人的难度。
加上打通奇经八脉,对于魂师自身的加成极大,也能够大幅降低魂师突破下一个境界的门槛。而白夜的元素冥想法中,却只有十二正经的标准线路。
所以,在重构修炼功法的时候,一众封号们都是不满足于疏通十二正经,而是都想要尝试打通奇经八脉。
但是,打通奇经八脉这种高难、高风险的事情,在武侠、无限故事中,经常被定义为是“后天高手”和“先天宗师”的界限。
想要跨越这条鸿沟的话,哪怕是“封号斗罗重修”,那也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
毕竟,奇经八脉相对于控制力低下的魂师来说,实在是过于的狭窄而又脆弱,基本上等于是拿着粗钢针在血管里穿行。
这力气但凡用大一点儿,就容易穿管而出;力气再大一些,这针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也就是说,万一在打通经脉的过程中魂力失控,那么就相当于是有一股魂力从内部发起攻击。奇经八脉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经络,任督二脉经过的地方又对人来说太过重要,但凡在头顶百汇、眉心、膻中、丹田、颈椎、脊椎等地方出问题,那么人就可能瘫痪、痴傻,甚至是死亡。
更别说有的魂师已经习惯了魂环的粗犷式魂力输出,连将魂力准确的拧成一股绳,再凝练成粗钢针都做不到。这就使得“贯通奇经八脉”的难度,要比想象当中要更高,失败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