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好手段(1 / 2)

第25章好手段

曾凤玉夫妻和女儿秦文仙一同来大儿子秦梧桐家吃饭,旁边还带了老二家的几个孩子,加上老二夫妻俩以及秦文仙的丈夫,一队十来个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兴师动众往老公房这边走。

老二家也在老公房,但是在另一块区域,不算远,女儿秦文仙则是医院护士,和丈夫住在医院家属房,在市区里面,赶过来要些时间。秦文仙也是托了两个哥哥的福气,老大老二先后在沪市安家,那个年代户口流动还不严格,城市需要很多工人,大量农村户口迁往城市,大刀阔斧进行城市化工业化,但是某国背信弃义撤离援助逼债并进行军事威胁,专家撤离,正在建设的大量工厂瘫痪,无法提供更多工人岗位,经济困难,城市化暂停,城市也养不下太多的无业劳动人口,到了六七十年代,严格限制农村户口流入城市,尤其严格限制流入包括沪市在内的国内五大城市,因此政策上规定,所有子女户口都随母,也因此,能娶个城市户口的老婆是非常珍贵的。一个乡下男人,如今哪怕通过工农兵大学生名额转变成城市户口,他如果再娶个乡下老婆,那么他的子女仍然是农村户口,并且因为家里缺乏主要劳动力,还得用钱买工分。

而一个乡下的女人,如果转变为城市户口,那她无论嫁给城市或者嫁给农村男人,子女都是城市户口,但是一般变成城市户口的女人,不会再选择乡下男人。

如今想变成城市户口极难,想要成为沪市的城市户口,那可就比登天还难了。

秦文仙当初一个农村小丫头跟过来,也没多少文化,被哥哥送进了卫校,读出来成为了护士,找了个同样出身农村的医生结婚,日子这么过了十年,秦文仙一家子反倒是兄妹之中条件较好的那一家,因为她家住在市中心区附近,而工人哥嫂则工作在市郊。

所谓的鄙视链就是这样,城市看不起农村,而市中心区又瞧不起市郊,哪怕同样蜗居在十几个平方的住房里,在市中心的破屋住着,也比在市郊的大房子里住着好,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秦文仙前些年就很有优越感,在母亲曾凤玉面前蹿上跳下,哪怕曾凤玉重男轻女,又偏爱老二,都觉得自己的闺女很体面,很给她长脸面。而老大秦梧桐和周傲冬夫妻俩,这俩住房最大,物质条件最好,却是没出息的,老大在家给老婆女儿做饭,还只有一个独生女秦想想,真是让她提起来者都没脸。

秦文仙那会儿也幸灾乐祸地看不上大哥一家,她心里也嫉妒这个侄女从小到大条件太好了,一个小丫头片子,吃穿用度比人家三代单传的独苗苗还娇气。她一直劝说母亲以及大哥,说别把秦想想养得太娇惯,将来不好结婚,没有男人要。等到秦想想挑对象那会儿,她更是冷眼旁观看笑话,觉得秦想想好命到头了,小丫头片子再怎么娇惯,结婚之后还不得受婆家和丈夫磋磨。秦文仙给秦想想介绍对象也不太诚心,因为她并不想让老大家的条件超过她们家,老大家本来物质住房条件就好,秦想想再找个条件好的这还了得?自己的母亲曾凤玉最偏心老二秦松柏一家,其次是秦文仙,最后才是老大家,如果秦想想真找个当官的好男人,难保曾凤玉心中的天平往那边偏。结果千算万算,秦想想竞然还是找个英俊的海军军官,气得秦文仙暗地里拍断大腿,幸而这个侄女婿命不好,结婚第二年调去海岛,没有留在沪市。但是秦想想怀孕了,还跟她一样头胎是个男孩,曾凤玉突然很看重这个孙女的儿子黎青峰,对黎青峰和老二家的孩子一样宠,相较之下,秦文仙这边的子女反倒比不上黎青峰,这就让秦文仙内心很是不爽快。她知道母亲曾凤玉想的是什么,还不是觉得黎剑知这个孙女婿是个海军军官,又有前途,现在虽说在前线岛上,将来有极大的可能升职调回沪市,如果再立下战功,这以后回老家有的吹。

秦文仙内心冷笑讥嘲,觉得母亲曾凤玉痴人说梦,就算那黎剑知有前途,将来成为沪市的高级军官,可秦想想那个小作精的脾气,得亏婚后第二年就分居,不然谁受得了她?

男人四五年都不回来探亲一次,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可惜曾凤玉不信,还说:“那边是条件艰苦,不是他想回来就能回来的,多得是军人四五年不回家,他们是国家英雄啊,有这样的英雄过往,将来才有前途!”

“我这个孙女婿他就算不在意想想,也得在意青峰这根独苗苗,我这个孙女命好,比她妈有福气,头胎就是个男孩,咱们家姓秦的女人都有福气,你也是,想想也是。”

是个屁。

心中有优越感的秦文仙受不了侄女比她有福气,更不想老大家超过自己家,她家才住在市中心区!

侄女婿这次回来一-他是来离婚的吧!

秦文仙眼睛里闪着光,决定等会儿暗中挑拨一番,如果秦想想真跟丈夫离婚,她则劝说几句,当个心疼侄女的好姑姑。“想想她最近是有点越来越不像话,如今她男人回来了,我这个当奶奶的要说她几句。”

“当着孙女婿的面,咱们家要把态度摆出来,小宝姓黎,却是我们秦家来教育,教育孩子一定要有男子气概,男人不能进厨房里面去。”曾凤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觉得老大秦梧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