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贪心不足蛇吞象
秦想想要随军离开,有李师傅这类不高兴的人,也有隔壁许家姆妈这种欢欣鼓舞的人,因为秦想想随军走了之后,房子意味着退掉一间。原本秦家只有周傲冬夫妻俩和秦想想所居住的两间房,后来秦想想结婚怀孕与丈夫分居,隔壁下放农场,腾出来一间房,住房部门分给了秦想想,如今秦想想离开,房子留不住了。
黎青峰住的房间会被收回!
“船票定下来了?”
“小秦,你们什么时候把小胖的东西搬走?”“要不我先把家里的东西搬过去?"现在沪市的住房太紧张,许家姆妈恨不得直接把家当都搬进黎青峰的屋子,要住房部门必须把房子判给她们家。在许家心目中,这本来就是他们该得的房子。秦想想:“许家姆妈,你们可以提前把东西搬进去,不过我们要写个约定,这房子还是我的,只是暂时转借给你们家,如果将来我还回来,房子必须归我秦想想。”
这一套房子登记在秦想想名下,是她单独的房子,她原本就有资格分一间单人住房,是属于她的住房指标。现在沪市人多,排队等分房的夫妻多如牛毛,如果这套房子被收回去,以后再想分房很难了,尤其是七六年之后,大批知青返城,房子挤都挤不下,排队等新房的人要排个好几年才能轮得到自己头上。可如果她保留了这一套房子,她就有一套房子,可以置换,她可以申请换新的工人住房,比重新排队等新房容易多了。另外,虽然秦想想很嫌弃这套工人住房没有独立卫生间,但也因为这是五十年代的老旧工人住房,她们家还在二楼,是非常占便宜的事情。二楼意味着什么?二楼意味着可以往上加盖!知青回城后子女挤不下住房,沪市人员爆满,住房管理松懈了很多,大家都开始利用起周围的空地搭建房屋,一楼的横向搭建,二楼的向上搭建,只要有钱出材料,还可以加盖三四层。
到时候自己想要改造独立卫生间,增加厨房,不过就是费点钱的事,加装一个独立电表三十块钱,她们家又不是装不起。如果能加盖三四层,在沪市有这么多房子是很阔气的!是个人都不会嫌房子小,可恨在梦里她父母被下放农场,房子收回去了,她自己的那一套也没了,这一次秦想想必须保住自己的房子。
“这不行,秦想想,你可不能占这么多便宜,人走了,凭什么房子还给你留着?″
秦想想:“我这是随军过去,又不是调走,那边没给我安排房子,部队是给我丈夫的房子,青峰住的这套才是我的指标,如果将来我不随军了,我回到沪市重新排房子要排到哪一年前去?”
许家人本来想唬住秦想想,却没想到秦想想分毫不让,这若是从分房,变成了“暂借”,许家人心里也不爽,因为这约定要在住房部门那里登记,并且登记房子名字还是秦想想的。
这就意味着这房子他们家霸占不了,以后秦想想回来,哪怕他们不愿意还房子,秦想想可以选择跟住房部门说“换房子”,秦想想换一套新的,这套房子归住房部,想占房子是不可能的事。
只要秦想想不回来,暂借可以一直住着,也算是许家占了便宜,因为要是被住房部门收回,这房子不一定能分给许家。可许家实在不甘心啊!想到以后可能会被秦想想轰出去就如鲠在喉。秦想想人都走了,凭什么还给她留房子?
“这不公平!”
一楼的丁婶说:“有什么不公平的,你们家要是愿意去偏远海岛,也给你们家留个住房指标。”
许家姆妈不敢说话了,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秦想想随军过去,于她自己而言牺牲很大,只要她想留房子,选择把这套房“暂借”给亲朋好友,住房部门那边绝对会站秦想想。
“你还总觉得这套房子是小秦占便宜,她生孩子男人都不在身边,夫妻俩分居四年容易吗?她丈夫之前还在前线,这房子于情于理都该分给她。”“要不是小秦还算有父母帮衬,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怎么过?”“对啊,丁婶说得对。”
一楼的几户人家支持丁婶,都说住房拥挤,可谁家不挤?周傲冬那套是她当劳模分的,秦想想是和丈夫结婚后,怀孕分居时候分给她的,也都有情有理。很多人房子小,挤着住,好歹一家人团聚。一楼五个房间住了四户,一大家子人只一个十几平的房子不是更委屈?
“又不是谁家人多才分更多房子,嫌挤当初就少生几个,去当劳模,去参军,去当军人家属,又没人拦着你,想当劳模你豁出去干不就行了。”“你们许家好歹还有两间房呢,我们一楼的人说什么了?”许家对秦想想这套房子虎视眈眈,一楼的人也心生渴望,实在是太挤了,有三户人家,全家人才住十五平,最挤的那家房间里摆了两个一米的上下铁床,放下两个床,房子基本没什么落脚的地方。幸好一楼还算宽敞,走廊外面有不少空地,加上又是公用厨房厕所,晴天都在走廊吃饭,屋里纯粹是个夜里睡觉的地方,有这么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比那些睡土胚茅草屋的强多了。
许家这么一闹,秦想想不太想把房子给隔壁许家,她干脆找了一楼的丁婶,把自己的条件说出来,房子归她秦想想,但是暂借给邻居丁婶家住。丁婶家立刻答应了,对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