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无理要求(1 / 2)

第96章无理要求

工厂的技术人员调试机器,工人们展开技术培训,厂里每天如火如荼搞建设,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

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本省其他纺织厂调来的机修工技术欠佳,工农兵大学毕业出来的技术员更是学了半桶水,完全没有一点应用技巧。这时候许安国等人的存在就变得非常重要,负责处理棘手的问题。许安国是个老油条啊,他觉得自己累死了:“秦厂长,这样下去不行,你得向上面申请人手,要老熟练工。”秦想想被他弄得烦不胜烦,向上申请肯定要不来骨干,谁愿意把厂里培养出来的骨干送人?送出去的全是半桶水。

烦死了。

一一只能我行我上了。

秦想想决定开班授课,加上她亲妈上次送来的资料,以及黎剑知整理出来的要点,亲自带人调试机器,结果她发现自己,还真特么是个天才。关于厂里机器方面的要求,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设备安装;第二是工艺参数调整;第三是排除故障。

第一部分设备安装最简单,学校里刚毕业的技术员也能轻易上手;第三部分排除故障,则需要老师傅给出经验,就跟解数学题一样,大家都学过解题方法但是一时之间想不出来,都要靠熟能生巧。秦想想的个人优点在于工艺参数调整,这时候也没有什么控制系统来自动计算一键设置,全靠工人技术和经验。

在调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试生产,有秦想想在一旁做技术把关,工艺参数调整方面把控的很好。

算……算多了,熟能生巧。

到后面凭感觉都能直接调,不用算。

“你知道这算什么嘛?这就跟糖果柜台的售货员一样,随手一抓就是一斤。”

秦想想回去跟黎剑知这么抱怨,实际上调整工艺参数这个事情她也觉得挺好玩的,她一向就是乌龟心态,慢慢调,不着急,反而她调试出来的机器不会出错,进程比其他师傅更快。

旁边围观的人都无比佩服她:

“秦厂长年纪轻轻,比老技术员都厉害。”“你不懂,这个真要靠老天爷赏饭吃,有些人他怎么都调不好。”收获了周围人的惊叹,但是秦想想内心一点都不开心,这种能力似乎也没什么值得夸的。

这边秦想想调试机器,那边黎金玲也参加女工培训,穗穗这个小朋友也跟来厂里,秦想想曾经买的婴儿小推车派上了用场,改装一下,穗穗每天待在小推车里,方便大人推着她走。

很多家属院的女家属都报名来当职工,于是跟县城运输队商量好,每天固定时间两个班次来往几个家属院,早上七点一趟来工厂,八点一趟回;下午三点一趟来工厂,四点一趟回。正好方便女工们以后上下班。除了长日班工作早八晚五,其他的车间女工和机修工,仍然是四班三班倒,上三休一,早晚夜三班交替,早上八点交接班,下午四点交接班,晚上十二点交接班。夜里赶不回去则留在临时宿舍住一晚,第二天早上搭八点的车回去,也能自己骑自行车回去。

“秦厂长你好,我是驻厂军代表解跃东。”“你好,解同志。”

新来的驻厂军代表解跃东,是个一米八的壮硕大汉,他负责和军方接洽,以及接受军转干部和退伍士兵工作安排。

纺织厂的保卫科以及其他科室需要的男工人,包括电工、锅炉房、机修工等等,都需要安置退伍军人。

同时,厂里还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地方知青。此时大部分国营工厂都是如此,职工队伍构成复杂,老技术工、家属工、知青、工农兵学员技术工、退伍军人。

厂里完成主厂房建设后,还要逐步增加托儿所、医务室、活动文艺室,等职工多了之后,还要修建职工子弟学校。

“目前连托儿所都没有,在食堂腾出一块地方作为幼儿托管点,让两个保育员帮忙看管孩子。”

秦想想:“食堂二楼目前空旷,暂时用作教室,安排厂校老师为女工免费授课。”

秦想想调派员工以及各种事项,感觉脑袋都要炸开,身体不累,心累,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她的工资变成了厂长工资,八十一个月。辛苦筹备了这么久,这八十元一个月的工资她必须得多拿几个月。“秦厂长,我能不能跟你说件事。"高蓉在抵达家属院的时候,叫住了一同坐车回来的秦想想。

高蓉婚后和公婆苟政委夫妻俩一同居住,并且报名成为了纺织厂女工,正在接受培训。

“秦厂长,我这刚结了婚,估计快要怀孕生孩子,我能不能只上白班?”秦想想道:“你如果怀孕了可以暂时调去长白班的工作。”“可我以后孩子生了还得照顾孩子,我的意思是……我能不能一直上白班。”秦想想:“那你就去只上长白班的岗位。”小秦同志心里想,那也是我曾经的梦中情岗。“不是,秦厂长,你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想下车间,但是我只想上早班。”车间女工工资高,最低五十一个月,哪怕秦想想这么个没资历的初级厂长也不过八十一个月,三班倒纺织女工的工资基础工资真的很高。而其他普通岗位也有不少,三十三到三十六一个月居多,并且基本不会再涨工资。

只有车间技术女工等技术工种,能熬资历把工资提高到七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