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望而生愣(2 / 2)

怕林秀琴刚才闹出来不少动静,也没人多往她们身上关注两眼。

“估计又是个被震惊的外厂人!”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书香味,纺织厂工人四班三班倒,上三天休息一天,很多人休息的时候,便选择来养猪学习室里学习。来到这学习室里听听课,看着眼前舒适明朗的云杉木装修大厅,以及周围埋首学习的其他人,胸中便生出一股豪情,学习的劲儿也更足了。林秀琴往前走了走,她看很多人都在学习不同的东西,便想找人打探打探,探探这些人的文化底子。

她首先瞄准了坐在前头的一个年轻纺织女工人,根据她上大学的经验,坐最前面的成绩一般不上不下,平庸之才。

喜欢坐在最前面的人,特点就是一一学习积极性高,但哪怕认真苦读,却学不出多少本事。

换个词来说,就是没天赋。

林秀琴找最前面的青年女工人搭话,她一脸亲切道:“小妹,你在看什么书呢?是你们厂里编的《自学手册》吗?”年轻的女工人抬头看了林秀琴一眼,眼神清澈无比:“姐,这是华罗庚先生的《数论导论》。”

林秀琴瞳孔巨震,数,数什么导论?

“你以前是什么文化的?”

女工人叫赵红梅,她颔首:“我之前是初中文化,毕业分配来纺织厂。”赵红梅读小学时就开始偏科,她喜欢数学,语文成绩不咋地,后来中学毕业,运气好分配来飞燕纺织厂,本来已经不再打算学习,没想到还能重拾喜欢数学的爱好。

养猪室里学习氛围好,她喜欢跟人讨论数学,也喜欢给别人讲解数学题,经过这么一段时间努力,她的数学自学能力突飞猛进。手上的《数论导论》是沈教授带来的,秦厂长给养猪室捐了一套书,沈教授也跟着捐了很多书,叶医生走之前,也给捐了很多书……这套一九五七年出版的《数论导论》,赵红梅非常喜欢,爱不释手。“我们厂长说了,搞懂这个,以后能优化织机算法,和喂猪省料一样有价值!"说着,赵红梅在草稿纸上写下一连串林秀琴根本不看懂的复杂公式。除了这一本《数论导论》,另外还有一套《高等数学引论》,也是著名数家华罗庚同志在六十年代编写的数学教材。这些书是大学里的旧教材,赵红梅非常沉迷于看这些书籍。林秀琴脸臊得厉害,没想到还真有牛人喜欢坐前排,跑到前排坐着看高等数学教材,这个女工人了不得。

如果这是扫雷游戏,她直接踩中地雷。

不会吧……不会吧……一个"普工女工"竞然在研究顶尖数学著作?而她林多琴还在复习高考呢,这女工的理论基础远超林秀琴的复习范围。林秀琴还没来得及多问几句,有其他人小声来找赵红梅请教解题思路,赵红梅欣然应允,她喜欢给别人讲解数学题,她坐在前排,差不多相当于数学解题老师,专门负责给人解答数学方面的难题。林秀琴”

“你,同志,你怎么坐在前排,怎么不在后排安安心心做题?”赵红梅:“我们厂长让我坐第一排!”

林秀琴:“你们厂长坐哪里?”

“我们厂长通常坐最后面,她要统揽全局。”林秀琴:“?”

这个秦想想是个疯子吧,怎么跟个高中班主任一样,藏在教室背后暗中观察。

努力忽略掉这个赵红梅,林秀琴又找了个看起来特别粗糙的中年男工人,她走过去,发现对方竟然在读英语,刚恢复高考又不考英文,这人在瞎努力?不是,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学英语。

“师傅,你在学习洋文?为什么?”

张大勇合上英文教材,笑得一脸憨厚:“我是厂里的锅炉工,我闺女被选去省里儿童合唱团了。”

林秀琴:“……那为什么要学英文?”

“万一我闺女将来去国外演出呢?”

林秀琴:“啧。“这个纺织厂的人也忒会做美梦了,画饼充饥吧。“那你学得怎么样?”

“还行,之前沈教授讲了锅炉热力学,好多词都是英文的……我请教了我们厂里的萍萍。“说着,张大勇流利地读了一段关于热传导的英文文章,也多亏了热心的尹萍萍一遍遍教导他。

尹萍萍很喜欢跟人侃大山,聊家乡,张大勇原本因为女儿张海燕的事情,心里有困惑和担心,尹萍萍则不厌其烦跟他解释张海燕的天赋,还互相聊起了家乡,让张大勇对尹萍萍好感倍增。

尹萍萍练习英文口语,还主动教张大勇几句,还说起张海燕将来有出息了,有可能去国外演出……

到后来张大勇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开始学习英文了,也是和尹萍萍聊得投缘,这小丫头太讨人喜欢,根本拒绝不了。他本来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锅炉工,尹萍萍却主动帮他找热传导的文章,盛情难却,学着学着,也挺开心的。

尹萍萍还说,英文学得好,将来也有机会代表厂里去参加广交会,去见识见识世面。

林秀琴感到有些虚脱:“热传导?英文?”张大勇念出来的东西,她听得磕磕巴巴,简直要疯了!一个中年男人锅炉工学习热传导,并且他英文口音发音还不错?怎么问两个,踩雷两个。

这个养猪室,是秦想想设计出来的养蛊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