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的靠山是大魏罪臣们> 十六岁(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六岁(二更)(1 / 2)

第54章十六岁(二更)

戚云福躺在金窝里睡得正香。

被吵嚷声扰醒后,不悦地翻身嘟哝了句“休想抢我的金条!”,而后一脚蹬出去,将堆积的金条踢得哗啦啦响,争先恐后地从顶部滑下来。威南将军摇摇头:“东堰伯府守着这些金山数年,又养着私兵,他到底意欲何为?”

鹰十道:“等大理寺查清后自可知晓。”

威南将军对他这打马虎眼的回答并不在意,安排自己的人在地宫内分散值守后,便事不关己般扭头走了。

大理寺卿追上去:“你不安排他们将赃物清点,并转移到地面啊?”威南将军头也不回,答得理直气壮:“那是你们大理寺的活。”大理寺的人气得咬牙切齿,这么大体量的赃物光靠他们得清点到牛年马月去,无奈之下,只能让人去寻既州知府,让他组织公衙的官员和书院学子来帮忙。戚云福醒过来时,金库里的清点工作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她缓缓抬头看向一直守在身边的鹰十,“鹰统领,你觉得我这次功劳如何?”鹰十:“郡主当属首功。”

戚云福满意地翘着下巴笑了,起来押押懒腰,拖着比她还要高的麻袋踉踉跄跄地滑下去,当着众人的面准备携赃款而去。大理寺卿站在临时支起的桌案边,两眼紧盯着司账官登记账册,余光见戚云福光明正大地贪污赃款,面色青一阵白一阵。戚云福:“看甚么看,这是我自己捡到的!”大理寺卿看向鹰十。

鹰十对他拱拱手:“寺卿大人正常登记便是,陛下那边也可如实禀告。“鹰十是直接隶属陛下的鹰营统领,他敢如此说,就表明陛下是知情,并且默许的,查抄赃款和犯事官员府邸这等差事,私底下有一条默认的暗规。水至清则无鱼。

或多或少,都会贪点。

只要没被御史台参到大朝会上,陛下都睁只眼,闭只眼。大理寺卿心里不是滋味,这福安郡主前些日一问三不知,结果跑到既州来却比他们动作还快,这案子查到最后,没准功劳都落不着大理寺。清点完全部赃款已过两日,从既州回来后大理寺开始整理证据,连同户部和御史台,共同弹劾东堰伯私采金矿,豢养私兵一事。这几日京中局势多少有些风声鹤唳,不少官员都提前得到了消息,纷纷和东堰伯府划清关系,甚至在三部联合弹劾时,还火上浇油了一把。威南将军更是为自己儿子叫冤,跪在大殿里怒斥东堰伯狼子贼心,为掩盖金矿和亲子罪行而收买证人,伙同证人恶意构陷,毁了他儿前程。东堰伯墙倒众人推,从前受他打压的官员也趁此机会捅他一刀。前朝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宁氏于宫门前跪求面见圣人,奏表其罪,并拿出了这十多年来东堰伯府私采金矿的所有账册,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每一笔数额。东堰伯府被满门查抄。

“难怪前些日子东堰伯这么急着嫁女儿,原来是为了给她找后路。”“那闻家怕是悔死,本以为是攀上了高枝,没想到这才几日东堰伯府就倒了,说不定还要受他连累,真真是娶了位祸害进门。”“啧啧,倒霉咯。”

戚云福在凤仪殿陪皇后用午膳,期间说到前边东堰伯府的案子吵得厉害,陛下因为这事大发雷霆,总黑着一张脸,连四皇子和五公主都不敢到他跟前闹了后宫嫔妃们怕触霉头,个个告病不愿在这节骨眼上去侍寝。皇后刚吐槽完,就有太监通禀陛下过来了,无奈只能起身去迎接。戚云福专门进宫堵皇帝呢。

她无视皇后的侧面提醒,等皇帝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开口道:“陛下,城外金矿可是我发现的哦,金库位置也是我先查到的,等东堰伯府的案子办完,我想要一个奖赏可以吗?”

戚云福坦荡索要奖赏的态度让皇帝一连几日的低沉心情骤然消散。处心积虑替他做事却不求回报的,他可能会警惕怀疑这人别有居心,可戚云福有了功劳便惦记着向长辈要奖赏的孩童心性,让皇帝难得感受到亲人间轻松的相处。

他笑问道:“福安想要什么奖赏?”

戚云福抿了抿唇:“我将来若靠自己的本事进虎师接我爹的位置,还望陛下不要阻止。”

皇帝闻言怔住,神色逐渐凝重。

他托着茶盏,若有所思道:“军中生活艰苦,战场上又刀光剑影,你是大魏的郡主,身份尊贵,如何能置身于那等危险的境地。”皇后也劝道:“是啊福安,过两年出了丧期,你也该完婚了,去战场上打打杀杀落一身疤算怎么回事。”

戚云福坚持道:“完婚又如何,我不只想做大魏尊贵的郡主。”皇帝反问她:“那你想做什么?”

戚云福眼眸明亮,饱含期待道:“小时候和阿韧上启蒙课,居爷爷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大魏王朝虽国富力强,但周边游牧民族和小国仍虎视眈眈,他们国都物产不丰,也没有稳定的族群居住地,为了生存而屡屡入侵边境城,抢夺物资,这个时候,我们该当如何?”皇帝望着那双目光熠熠的眼睛,忽然很期待她的回答。戚云福铿锵有力道:“我说打他们!我们是大魏的子民,要先明确自己的立场,才能行仁义之举。”

“从那时起,我便发誓长大了要当保家卫国的大将军,爹爹他也支持我,我的手不拿针线,只握刀剑。”

戚云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