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永乐鬼案录> 第40章 棋子落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棋子落地(1 / 3)

“陆主事也是要查阅那些人的档案?”

陆沉舟回道:“不是,我要查十几年前在钦天监任职的杨敬安。”

宋主事在吏部任职不过几载并未听过这个人,他忙问身旁办公的较为年长的同仁。

“杨敬安是谁啊?”

被问的同仁脸色顿时有些恍惚和不安,他看了眼陆沉舟又低下头不语。

陆沉舟察觉到异样,但却未立刻追问,只道:“宋主事,你带我过去即可,东西我自己找。”宋主事认为十几年的东西还不知道在哪个特角旮旯里,索性他也应了,反正只要不让他陪着就行,毕竞他手头的事情做不完就不能准时下直。

吏部的文书库将六部三司以及两京一十三省进行分类,钦天监和礼部的人员档案放在一处,但架上的档案都是五年内现任官员的档案,十几年前的就只能到一堆没有分类的档案里找。看着堆成山的册子,陆沉舟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今晚都可能回不去。

宋主事指着一堆册子言道:“没办法,这每年人员调动大,人员档案也要不断地更新,但好在这些都还在。”

陆沉舟勉强笑了笑,心里却是愁得很。

“陆主事你要是今天找不完,明天还可以再来,用油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里面的东西不能出一点岔子。”

宋主事嘱咐完出门后又对守库的人低声说了几句,大致是让他们看着点,不要出问题。

陆沉舟发现这些册子虽说是打乱的,但每本册子的封面颜色却是不一样的,十年前用的册子会按照不同部门来进行颜色分类,这样吏部在分工时可以很快的分到各主事手上,这样办事的效率也会更高。天色渐渐沉了下来,鸡鸣寺白日会有香客们在前殿上香祈祷,后院则平静如常。院门前的轿撵旁站着几个皇帝专属的贴身侍卫,在鸡鸣寺内外不时也会有一些便衣的锦衣卫在隐秘处探出脑袋查看时候四周的情况。

后殿门外站着一个手拿拂尘的老太监正打着盹,殿内坐着两个人。老和尚坐在蒲团上煮水烧茶,坐在对面穿着棉麻衣,将手揣在袖子里的人正低头看着茶几上的书,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身穿锦衣的十四五岁的少年。

“老和尚,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老和尚笑了笑,“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哪有不老的道理?”

朱棣点头道:“这倒也是啊,前两日低头一算,我已经快六十了。”

老和尚依旧笑着点了点头。

“最近杨士奇整天在我耳根下唠叨没有钱打仗,你说我该如何?”

“那就歇一歇,等有了再打,不要老想着一下子做很多事情,有些事情就留给他们去做。”老和尚说着瞅了眼朱棣身后的少年。

“近两年我只要晚上一闭眼就看到十几年前我们从北边来南京的经历,过得真快啊,那会儿他还是个小娃娃。”

朱棣的目光落在了少年身上。

“你二叔三叔待会儿过来,去外面接一下。”

少年躬身退下。

两人看着少年退去的身影,眼中既有羡慕又有慈爱。

朱棣感叹道:“年轻真好啊,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跟着徐达大将军站在战场上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把他们的事情都做了,那他们做什么?”

老和尚将茶递到朱棣面前。

朱棣合上书,端起茶喝了一口,眉头微蹙:“最近那些人又开始搞动作了,锦衣卫如果再不出手我的颜面就要保不住了,先前想陪着他们玩玩,探探他们的底细,如今看来还真小看他们了。”

“想好了?”

朱棣目光如炬,“本来我想给他们改过的机会,可他们却都太执拗,我不好吗?朱允坟那小子当年做的事情,有哪一样能拿出来说的?”

老和尚叹息一声:“那就办吧,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有个结果!”

早在院外等候的少年无聊的坐在台阶上数着地上的蚂蚁,方才朱棣的话他听了进去,如今他已经十五岁,爷爷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可以上马杀敌,而他却只能在宫里和太子府走动,从小爷爷去哪都带着他,唯独打仗他只能被留在南京,这使得他生出一个念头,明年打仗他一定要跟着去。

“大侄子,你在等我吗?”

汉王爷和赵王爷像是约好了,同时出现在鸡鸣寺的院门外,老远就看到朱瞻基坐在台阶上发呆。朱瞻基忙起身拱手道:“二叔,三叔。”

“皇上来我们做什么?”

汉王爷重重的拍了一下朱瞻基的肩膀。

朱瞻基清澈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两位叔叔进去就知道了。”

“哟,长大了,有心眼儿了,都跟叔叔们不亲近了。”

赵王爷在旁调侃道。

“汉王爷,赵王爷。”

这时朱棣身边走出来催促,哥俩也没再打趣朱瞻基。

两人刚踏进院门便看到朱棣叉腰站在台阶上。

“皇上。”

汉王爷和赵王爷同时开口。

“你们在门口墨迹什么?”

朱棣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又看了眼站在院门口的朱瞻基。

“回皇上,跟大侄子唠了几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