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答案,顿时欣喜不已,只等着庆祝了。
“回答正确!”
“冯文明同学!老师的这一题答案,的确是这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他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同时,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年轻的太上皇!”
果然,在同学们的关注之下,林啸直接公布了答案,拓跋弘这个选项,高亮凸出来,并且标注了年龄。“另外,我也纠正一下,按照虚岁,拓跋弘退位的时候,是18岁,可按照实岁的话,他只有17岁,他的儿子拓跋宏,也只有4岁!”
“我去!”
“这什么情况,还要更小一点!”
“他多久继位的啊,才当了几年皇帝,就要他退位了?十八岁,不是正是奋斗的年纪吗?文明太后不会是老妖婆吧,把她这儿子,当成光绪这样整?”
这个权威答案一公布,班上同学再次议论纷纷,有的甚至直接联想到了光绪和慈禧,对太后干政逼迫皇帝退位,他们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个小皇帝比较昏庸?”
这其中的细节,也引起了诸葛亮,刘备,汉武帝他们的好奇。
“行,同学们,我就大概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在众人的关注之下,林啸展开了PPT列出了拓跋弘的主要事迹:“首先,拓跋弘是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继位的时候,年仅十二岁,虽然十八岁他就退位成为太上皇了,但是他可是有了六年的皇帝经验!”“再然后,他其实也不昏庸。继位的时候,就铲除权臣专权,加强皇权,同时鼓励农业,进行司法整顿,本人更是在17岁的时候,就御驾亲征北征柔然,追击他们到漠南,使退后千里,其边疆稳定数十年,然后也多次南下,打击南朝,不断扩大北魏影响大……”
“总的来说,算是一个合格线以上的皇帝。”
林啸这不介绍还好,一介绍,同学们和晋朝之前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们,都更加意外了。
“不是老师?”
“他都这样厉害了,文明太后还要逼迫他退位?”
“什么脑回路?”
赵麦可更是看向学习委员冯文明,忍不住吐槽:“这文明太后,不会真的看不起自己儿子吧?或者,也是目光短浅的娘们?”
“对!依照这种情况,莫非朕也要被逼退位?见不得有好皇帝?”汉武帝刘彻更是想到了年轻时候的憋屈,关键是,这拓跋弘看上去,都比他厉害。
这样一个皇帝,能被逼退位,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林啸立即看向赵麦可,颇为认真的看着他:“纠正赵麦可你一个错误。拓跋弘并非是文明太后的亲生儿子。另外,文明太后的目光也不短浅,没有败家败国,反而……她对汉文明的贡献很大。”“正是在她亲自教育带大孙子拓跋宏,还有她大力推动汉化,才使得北魏越来越强大,也才使得汉文明不至于断绝……”
“啊?”
赵麦可更加惊愕了。
诸葛亮他们也更加懵圈了。
对于同学们的惊讶,林啸有所预料,继续说出拓跋弘成为太上皇的原因。
“另外,之所以冯太后能逼迫拓跋弘退位,两个简单的原因。一是因为汉武帝的去母留子,二是权力斗争。具体的细节,老师就不再展开了。”
“总之,这里也是课本知识。”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冯太后功劳占四成,拓跋宏占三成,拓跋宏的爹拓跋弘,要占一成。”这里算是初中历史的重点,林啸也深入了一些。
“嗯?老师……慢着,汉武帝的去母留子?这是北魏啊,又关汉朝的事情吧?”赵麦可以为抓到了一个明显错误。
“朕……去母留子让这女人逼迫儿子退位?”当事人汉武帝刘彻,听到这里,也有些不理解。“要理解这个,很简单!”
林啸笑着补充了一点:“因为……北魏的制度,尤其是皇太子制度,开国后,就采用的是汉武帝的去母留子制度。确定太子后,太子的亲生母亲就会被杀,然后由正皇后带大……这是为了防止外戚做大。”“所以……我们这题算是可以牵强的这样理解,汉武帝成功让拓跋弘,成为了最年轻的太上皇!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记录,他功不可没!”
为了让同学们记住这个冷知识,林啸更是在其中搭建了联系,硬套上了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
一时间刘彻都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倍感荣耀?
这和他,有关系吗?
他就吃瓜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