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下来。“大家说得都对,也都不对。”
林啸的声音平和却清晰地响起:“窦太后在执政后期,尤其在压制建元新政这事上,确实是固守旧制、格局不足的代表,阻碍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年轻的汉武帝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她的权欲和对权力的留恋,是客观存在的缺陷。”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但是,同学们,换个角度看呢?”
“汉武帝刘彻,他的雄心抱负,他的锐意进取,甚至他那令人生畏的掌控欲,是不是恰恰是在窦漪房这座大山的长期压制和挫折教育下,被反复锤炼、打磨出来的?”
他停顿一下,抛出引人深思的假设:“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一位如此强势、让他不得不蛰伏近六年之久、深刻体会到权力制衡与隐忍之重的祖母,以汉武帝刘彻少年登基时的锋芒毕露、刚愎自用的性……”林啸的目光扫过全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就凭他十六岁登基就想大展拳脚的劲头,说不定真就热血上头,学我们大明那位大明战神,也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御驾亲征,亲自冲到漠北草原去寻匈奴主力决战了。”
“然后呢?”
林啸耸耸肩,做出一个无奈又带点恶趣味的手势:“被匈奴人包个饺子,来个俘虏皇帝豪华套餐一一史上第一个被俘虏的汉朝皇帝?想想那场面,是不是比被奶奶管着在家批奏折凄惨多了?”
“哈哈,刘彻也要当留学生?”
“哈哈,倒是真有可能,想想都刺激啊!”
“到时候汉武帝,那就是大汉战神汉武帝!”
“该叫什么,狼居胥帝,胥帝?”
他的调侃引起了部分同学的笑声,同学们也忍不住脑洞大开,轻松幻想。
汉武帝一朝,听到被林啸如此内涵,汉武帝当即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立即嫌弃道:“林啸,你住口!没有这种可能!朕怎么可能成为朱祁镇那废物!别用他来玷污朕!”
“哈哈哈……林啸这种假设,还真有可能!假如没有窦漪房,说不定,没准……汉武帝就要成为第一个被俘虏到匈奴王庭的皇帝了!他可不是像朕一样,会打仗!”
这样的假设一出,让李世民也不禁哈哈大笑。
朱元璋就笑不出来了。
大明的皇帝们,再次莫名其妙被躺枪,真的是吃瓜也被波及,但谁叫他们摊上堡宗了呢。
“好了,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
“刘彻,应该不会,毕竟他曾祖父刘邦不是匈奴战神,都被匈奴围了!”
林啸收敛笑容,语气认真起来:“所以,历史没有如果!”
“但窦漪房的强势,客观上给了少年天子一个相对稳定、无大战乱的蛰伏期,也以一种极端方式磨砺了他的心性。”
“他被压制得有多狠,日后爆发的力量就有多大。”
“这是另类版本的六年之约爽文,六年河东,六年河西,莫欺武帝是孙子。”
“所以,我们看历史人物,既要看到其局限和过失,也要看到在复杂历史条件下,某些看似负面的因素,有时也会起到另一种扭曲的塑造甚至保护作用。”
“当然……”
林啸也强调:“这种塑造是以巨大的牺牲和阻碍为代价的,是帝国内耗,好了,关于窦漪房的功过,我们就先讨论到这里。”
学生们回味着林啸的话,教室里一时安静下来。林啸很自然地转换了话题,目光带着鼓励投向王雪同学。
“历史画卷还在展开。大汉的命运,究竞如何滑向深渊?让我们把视线从文景之治、从窦太后的阴影下,转向一位更加特别的人物。”
“她几乎横跨了整个西汉帝国的后半程,她名义上享受了无上的尊荣与孝道,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却最终成为了压垮这座巍峨大厦的最后一片羽毛。”
林啸的目光落在王雪身上:“王雪同学……准备得怎么样?”
“下面,该轮到你来演绎,那位亲手将传国玉玺交给外人,结束了大汉王朝的女人一一王政君的故事了。”
他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这位最长待机的太皇太后,她的一生,她的选择,她的悔恨,以及……她眼中汉室最后的落日余晖。”
随着林啸鼠标一点,另外一个剪辑视频也出现在大屏幕上。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七年级三班的学生们,还是各个时空屏息凝神的历史人物们,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王雪身上。
“好,老师,我早已经准备好。”
王雪深吸一口气,拿起面前的台词稿件,似乎早已经酝酿好了情绪。
这一刻,大汉的皇帝们,紧张了起来。
无论是刘邦,还是文景二帝,还是汉武帝,还是刘病已,霍光,以及后来的哀帝,安汉公王莽等等,都集中起了精神。
【大家好,我叫王政君。】
【今天我要讲我的故事,标题是……从克夫到克大汉,我最终把大汉克死了。】
【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这个儿媳,先替我那可怜的婆婆,许平君,做一下短暂的自白。毕竟,没有她,可能也就没有我接下来漫长待机的一生,我可能是先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