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脸上的血色“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刚才对“隐太子”那点隐秘的野望瞬间被熄灭。
寅初即起、寅正入书房、日学十小时、一年仅五日假、严寒酷暑无歇……这哪是学习?分明是酷刑!“父皇!”
朱高煦腿肚子打颤:“这……这大清皇子的规矩,也太吓人了些!儿臣等都已是成年人了,为朝廷分忧才是正经,这……这等苦学,实在是……没必要了吧!儿臣愿扫残元!”
显然,对他这个大老粗而言,让他这样学习,还不如让他多杀几个人轻松点。
“对对对!父皇,大哥沉稳,更适合这……这等储君培养,我二人替大哥分担实务即可!”看到这两个好大儿,竟然被一份课程表吓怂,朱棣又气又笑。
但,更多的是开心。
好啊!
困扰他多年的夺嫡隐患,竟被这张课程表给无形消解了大半!
他强压住上扬的嘴角,板起脸,继续加压:“成年了?成年了便不用学了?”
“看看你们皇爷爷!年过花甲依旧勤学不辍,手不释卷!为君、为储、乃至为一方藩王,学海无涯!”“大清皇子犹知刻苦,尔等身为大明皇子,竟然还没信心比得上他们吗?”
“这书,就该读到老!不是争着当储君吗?这点苦都吃不得,何谈担负江山之重?”
他目光如电,扫过面色惨白的两人:“还是……你们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了?”
此话一出,两人面色更苦。
哈哈,朱高炽也险些乐出声。
他连忙道:“父皇圣明!儿臣举双手赞成!老二老三等欲为父皇分忧,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
“老大,你是要搞死我们吗?我们吃的苦够了!”
朱高煦吓得呵斥老大,然后朱高燧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一一对比那堪比酷刑的作息,当个藩王作威作福他不香吗?争个屁的位子啊!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声音斩钉截铁:“父皇明鉴!这储君之事,唯大哥当之无愧!儿臣绝不争了!绝不争了!”
朱棣看着两人心有余悸、唯恐避之不及的模样,再看看长子欣慰又略带促狭的表情,那份舒爽感简直要从胸腔里溢出来。
好一个无形的制衡之道!
他微微颔首,心中大乐:这大清,倒是送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厚礼!
万历朝。
“皇帝!你可听到了?大清皇子们是何等勤勉!寅时即起,十年如一日!你是九五之尊,肩负万里江山,这书,岂能不精?功,岂能不勤?哀家看呐,你也该学学他们……你的学习还不够啊。”李太后端坐凤椅,眼中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林啸那艰苦卓绝的学习制度,在她眼中简直是天降的教化神器,立即也化身压力怪,压力小万历。“啊,母后……”
小万历傻眼,没想到他也成为池鱼……但他眼珠滴溜溜一转,立即脆生生地抢过话头,连忙赞同:“母后!儿臣觉得这主意好极了!儿臣的学习,的确还不够!”
李太后一愣:“……恩?”
“不过,儿臣有个条件!要是老师们都像是林啸老师一样,讲课这般有趣,能把那枯燥的历史讲得妙趣横生!能这么学识渊博……”
他小手一拍胸脯,豪气干云地宣布:“别说一日十小时,就是学上一天一夜,朕也心甘情愿!保证不打瞌睡,不叫苦!”
这番话瞬间把李太后噎住了。
她当然知道林啸课讲得好,但满朝的老师,哪有可能都是林啸?
这明显是借机抬杠!可她一时竞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儿子这看似好学实则讨价还价的理由。看着母后愕然无语的表情,小万历心里乐开了花。
东汉。
“哈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刘秀原本略带迷茫的眼神随着林啸的解说渐渐变得清明透亮,随即爆发出一阵爽朗畅快的大笑:“皇后,诸卿!你们可看到了?这隐太子制度,还得配套这种皇子学习安排……”
“朕怕是做不到了!太子倒是有机会!”
他回忆起自己教导刘彊和刘庄的日夜,虽然严厉,但与大清这地狱级别一比,简直是慈父。此刻,他心中那点因实行隐太子而对未来的担忧彻底放下了。
“不过,这制度,还真的挺好!对以后所有皇子来说,无论最后谁上,他们学到肚子里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江山基业!而且,无论是那个皇子上位,经过这种学习的培养,皇帝应该都不会太差!”“好!此制度,深得吾心!”
他看向刘庄:“太子……不,应该是所有皇子!”
随后也看向其他儿子:“都应该参考这种学习制度,好好安排皇家后裔!让他们也随时准备着!”“免得到最后……王莽挑来挑去,竟然找不到适合继位的皇子!”
无形之中,他竞然也找到了一个弥补前朝过失的机会。
“是!儿臣遵命!”
刘庄,刘疆等人点头领命,这好东西,他们不可能不用。
大秦。
始皇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侍立的皇子们,公子高、公子将闾等感受到那道锐利如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