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第181章 田亩上的王朝兴衰:林啸细数西汉土地百年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田亩上的王朝兴衰:林啸细数西汉土地百年发展(3 / 4)

霍氏倒台,但对那深入骨髓的土地集中趋势,以及新兴的权贵地主集团,既无力,也无有效策略去彻底扭转。”

“宣帝朝只是把武帝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得能看了一些,但土地兼并这条暗河,只是流速稍缓,依旧奔流不息,惯性巨大。此时,人均耕地依然在缓慢下降。”

刘病已点点头,确实,他在土地政策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

“然后……精彩的地方来了!”

林啸声音突然变得大了一些,PPT再次出现了汉元帝、汉成帝等人的图像和时期。

“元帝继位,崇尚儒学,自诩仁政。他做了什么仁政大事?”

“下诏废除自汉初以来用以抑制豪强的陵邑移民制度!”

“不迁徙富家翁到长安,壮大首都经济圈了!”

“理由是扰民、劳民伤财。”

“听听,多仁慈啊!”

“可实际上呢?这等于亲手拆除了自武帝以来,历代试图抑制地方豪强膨胀的牢笼!”

“豪强地主的春天,真正来了!”

“元帝本人优柔寡断,对朝中权贵也缺乏制约。看看当时的丞相张禹,这位元帝的老师,堪称西汉末年的兼并典型!”

“他一个人就占田四百顷,相当于四万亩良田!”

“元帝视而不见,甚至还纵容包庇。土地兼并至此,已经彻底失控。皇帝所谓的仁爱,只惠及了那些巨室豪强,底层小农失地的速度,骤然加快!”

刘病已眉头一皱,看向朝堂官员。

“张禹,你有那么多土地?”

“陛下……这……这……臣的土地算少的了!”张禹连忙磕头,找不到理由,索性把众人都拖下水!此话一出,朝堂众人齐齐色变!

看到这满朝文武的样子,刘病已只得深深叹气。

“元帝留下的烂摊子,他的儿子成帝和孙子哀帝接住了。”

“面对汹涌的流民潮和越来越尖锐的社会矛盾,他们知道必须做点什么了!”

林啸再次继续讲述。

“哀帝时,一个叫师丹的大臣,终于提出了切中要害的方案一一限田!占田最多不得超过三十顷,也就是三千亩!”

“史称限田限奴婢议。”

PPT展示限田令提案的核心内容和师丹画像。

“方向对不对?太对了!目标精准直指核心!如果能严格执行,绝对是釜底抽薪!结果呢?轰轰烈烈地提出,悄无声息地流产!”

“为什么?因为触动了谁的利益?首先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王氏家族!史载他们僮奴以千百计,占了多少地更不敢想象!”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司马王根!这限田令要割他的肉,能成吗?”

“不仅如此,哀帝自己的宠臣董贤呢?”

“上爱幸贤,赏赐钜万,皇帝带头圈地赏赐,董贤占有的良田、豪宅,让限田令成了最大的笑话!成帝的外戚王氏、哀帝自己的亲信如董贤、以及太后的娘家人,这些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本身就是最大的兼并者!”

“让一群狼去制定限制自己吃羊数量的规矩?结果可想而知!”

“限田限奴变成了纸上的空文。土地兼并如同脱缰野马,彻底失控!”

“所以,到了成帝哀帝时期,人均13亩、流民遍地,占总人口30%以上……到处都是失地的百姓!”“超过三成的百姓成为无恒产则无恒心的流民!汉朝的根基,已经被自己蛀空了!”

“无数百姓,已经对大汉彻底失望了,甚至巴不得大汉快点死!”

“于是,在这样一个流民遍地、人心思变的背景下,代汉而立的外戚王莽登场了!”

“他敏锐地看到了问题的核心一土地私有制!他用最具革命性的方式开出了药方一一王田制!”“《王田诏》这蓝图,闪耀着多么强烈的理想主义光辉!把解决土地兼并的药,下在了私有制这个病灶根源上!魄力之大,千古未有!”

“高祖的刘邦、仁宗的文景、铁腕的武帝、中兴的宣帝都没敢想的方案,王莽做了!他把刀砍向了所有人!尤其是那些土地多到自己都记不清的人!”

咸阳宫里,始皇深吸一口气,连上了……林啸这完美闭环的土地兼并讲解,他全都连上了。王莽一一似乎有他的影子!

“该……真的是该!巴不得大汉死!”

“王莽真的是好样的!”

“这家伙,竞然有政哥的魄力!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刘邦此时反而也感觉到无比畅快,甚至感觉王莽狠狠的替他也出了一口恶气!!

“王……王……”

这清晰的脉络之下,刘病已,王政君,刘欣等汉朝所有人,再次对王莽态度改观,变得复杂起来。“不得不说……太祖前面有始皇,朕的前面有王芬……”

“某种程度而言,我们都很幸运……”

刘秀更是忍不住感慨,他最终能够得天下,有一半功劳,要归王莽!

“所以……通过这个西汉土地政策,我们看到了什么?”

课堂上,林啸看着思考的学生们,再度发问,但随后再自问自答,直接给出答案。

“纵观西汉十一帝,加吕后掌权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