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哈哈……好名号!这影帝的修养……非自洛水始。吾之一生,便是戏台。】
【人在官场,怎么能不演?我司马懿一生太长,前半生,在魏武皇帝曹公手下,不过是个蹑手蹑脚的小角色罢了。】
【第一部:曹公帐下一一小角色的影帝初阶】
曹园似乎还模范一点点司马懿的老年精明语气,开始了他这份独特的朗读。
【当然小角色也有影帝梦。】
【曹老板?那是何等人物!乱世枭雄,慧眼如炬,帐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一荀或、郭嘉、贾诩、程昱……哪一位不是早已名震天下的主角?】
【这曹魏舞台,星光璀璨,却似乎没有留给一个新来配角的位置。那时的我,初出茅庐,面对这位看透人心、掌控欲极强的顶级“导演”兼“主角”,我深知一个道理:在真正的巨头面前,锋芒毕露是取死之道。】
【我的影帝梦,第一步不是争,而是熬,演好手中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打磨最不起眼的台词,等待那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换幕时机。】
【演什么?演一个“忠心耿耿、毫无威胁的工具人’。】
【曹公生性多疑,一句“鹰视狼顾”的评语,便是悬在我头顶的利剑。我必须演得比他怀疑的更深。】【曹公喜欢谦卑?我便将谦卑刻进骨髓。公事勤勉?我便日夜案牍劳形,滴水不漏。他要求忠诚?我便事事请示,从不擅专。哪怕心中有所谋划,也要表现得那是完全出于对曹公大业的忠心,绝无私念。】【我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行走的“谨小慎微’人设。演得久了,连我自己有时也分不清,这谦卑恭顺,究竞有几分真,几分是保命的伪装?】
【在那方由曹公一手掌控的舞台上,演得好“小角色’,是生存的前提,更是唯一可能的、向上爬的阶梯。我演得如此认真,甚至期盼曹公能看见这“忠诚配角’的价值。】
曹园语气叹息。
【然而,熬演之苦,在于舞台不属于你。】
【我演了十几年。我献计得陇望蜀,联吴破关羽,我为他梳理内政……我矜矜业业。但曹老板活着的时候,这曹魏舞台的核心位置,从未真正为我打开。】
【曹公的目光始终在他的曹氏、夏侯氏宗亲,以及他一手缔造的元勋班底身上。我……终究是那个需要时拿来用用、用完便要束之高阁的“工具人’,一个能力尚可但身份尴尬的“边缘演员’。】【我演得再好,也改变不了我不是“主角’家族的一员。那时我便明白,在这乱世戏台上,出身和血脉,有时比演技更能决定你的角色分量。】
【熬,只能等主角谢幕。我所有的等待,所有的表演,都在等待那必然的终局一一直到曹老板死了。】【第二部:少主时代一一从配角到权力核心的“登台”】
曹园语气陡然变得锐利。
【终于,我等到了机会。那位掌控一切、让我们所有人都活在巨大阴影下的主角,终于……谢幕了。】【舞台换主!文帝曹丕。他与他父王不同。他需要人手。他是少主登基,根基远未如他父亲那般稳固。曹氏宗族与颍川士族的矛盾依旧,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人帮他稳固权力,更需要能干的“演员”去对抗那些蠢蠢欲动的配角一一无论是他曹家的亲戚,还是西蜀的诸葛亮。】
【我的“登台’时机,终于在曹老板死后到来了。文帝信重我。他知道我……能“演’。】【他需要我这样的“老戏骨’,既有经验,又因非曹氏核心而更容易被掌控。他提拔我,先是太子中庶子,后是抚军大将军,加录尚书事!曾经那小小的“工具人’角色骤然落幕,新的、更重要的戏份砸到了我手上!】
【文帝需要我扮演一个“顾命老臣’、“国之柱石’。我欣然接过剧本。我更加尽心竭力。文帝在时,我的角色定义是“文帝手中最锋利的剑’。他为巩固曹魏统治而施行的政策,我坚决执行;他想要削弱的势力,我暗中观察、提供情报、甚至……代为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