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至合适位置,将其按死,一人一狗的配合甚是默契。
抓蛇全程最好无声,说话更容易吸引蛇的注意力,极易被它攻击。
他将高角度的竹竿低放,仔细观察压颈位置和蛇头位置,唯恐逃脱。
小松发觉竹竿压颈对正后,用两只大前爪压在上方,若是毒蛇有幸逃脱,被咬的也是自己,人没事便好。
苏岩接着观察它的蛇身缠搅旧竹竿,久久不见异常后便大步靠近。
靠近时,小松松开其中一只前爪,在眼镜王蛇头部向着苏岩这一面不断挥动爪子,吸引它的注意力。
苏岩左手盖过竹竿抓蛇,直接捏着蛇头颈结合处,此时右手的竹竿继续施压,必要时挂单脚上去。
待左手捏住蛇骨下的软肉后收脚,另一只手从竹竿右侧伸入,拇指食指捏紧它头颈两侧的软肉。
右手捏稳后左手稍微放松,移开挡手的竹竿。
无毒蛇无需这般麻烦,用手前去扑倒即可,受伤了拿一些马兰、蔊菜碾碎敷上止血即可;眼镜王蛇、五步蛇等毒蛇需要特别关照。
毒蛇的蛇身温热,鳞片滑溜,光泽很淡,手感颇为舒适,单是颈部的那一对黄白色大斑纹便能让人心口猛跳,手脚燥热。
当地读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便会抓无毒蛇了,人人皆是捕蛇高手,或称爱蛇高手,爱它就请它回家。
眼镜王蛇体形偏大,耐力极强,不适合耗尽力气。
当它被抓住头之后,浑身极具力量的肌肉缠绕在苏岩前臂上,不间断地试图挣脱,蛇身十分灵活。
少顷,它扭着他巨大前臂上无果后,转而去捆粗大上臂。
苏岩的上臂满是肌肉,绞臂脱逃计划再次落败。
苏岩腾出手,使左手在蛇身中部抓死,这般便不会被它继续缠绞。
蛇身被他抓稳后,它的下部蛇身多番试探,寻找薄弱之处,待时机成熟再全力一击,可惜它要被卖到蛇市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