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岩去看别人弄的那些炒过的花生米,拿了几个给苏星慧吃,她跑了过来分给妹妹一些。
苏星慧对妹妹说道:“歙,星石,这里好香啊,真的好香咧。如果我们家在旁边就好了,天天都能闻到,嘿嘿,多好!”
苏岩听到后哈哈笑道:“哎呀,人家也不是一直都在榨油啊,只是一段时间而已,你还天天想在这边住啊,我们家不好一点吗?”
苏星慧想想也是,自己的村子更大,青龙寨没有伏虎村那么大,玩法不够多,最主要的是他们村子没有因为他们来的比较早,排得比较靠前,没一会儿功夫,他们的花生便全部依次倒入了脱壳机,将壳脱出去。
之后,一筐筐的花生米便炒了出来,有一些壳没有弄得干净,需要人工来挑选,一般都是自己来弄。这种工作量太大,因此榨花生油的时候通常都是两个人来,如果有小孩子,多带一两个也没事。苏星慧见到自己家炒出来的花生米,便趴到了竹筐前,与妹妹一起慢慢剥开,第一口的花生米剥出来的直接塞入嘴里。
花生炒得有点焦了,吃起来是热热的,口感比平时吃凉的要特别一点。
苏岩和小女儿拨一个竹篮,父亲弄另外一个。
苏星慧和苏星石拨了一会儿之后,小女儿说道:“阿爸,你是不是把我的马忘了呀?我好久没听到你说啦。”
苏岩此时捏了一下她的小脸,喜道:“没有啊,我真没有,放心吧,很快就弄得了。现在开始变冷了,以后上岭可能没那么方便咯。”
苏星石听到之后说道:“哦?阿爸,那你穿多一点衣服上去,妈妈说还要下雪哦。”
苏岩知道肯定会有,这几年都很冷的,厚衣服提前准备完成了。
如果再有些闲钱,再买一些很厚的棉裤或者比较贴身的秋裤便舒服许多,像父母这种,一定要穿很厚的棉裤才行。
他们剥了好几筐的花生米,随后开始倒入倒斗中,开始下一步工序。
过了许久,他们将接油的铁桶放到下方,开始装油。
这个年代的花生油产量没有那么高,不像后世的种子经过挑选后产量好一些,都是自留的。最后一步榨油最有意思,一面出油,一面在下方哗啦啦地压出那些花生麸。
父亲在后方装着花生麸,小女儿也在旁边看着,大女儿则跟自己一起弄着花生油。
苏星慧见到金灿灿的花生油慢慢流出,像蜂蜜一样绵绵不断,那股浓香让她恨不得拿出铁勺舀一口油喝下去。
他们家经常都是用农家花生油拌着面或者粉来吃,通常没什么问题,这种农家花生油无论放多久,它的味道依然不减,特别浓郁。
苏星慧笑道:“歙,花生油好香啊!”
苏星慧说完之后,看到这边没什么忙的,便去妹妹那边拿了几块花生麸出来。
花生麸上面还有一些油脂,但榨不出来了。
它本身是软的,会卷成一种形状,刚弄出来的时候还是大块的,等它变脆之后就会断裂。
通常带回家的时候通常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没有刚炸出来那么大,也没有保持热的时候那么香。苏岩接了一片吃吃,在他小时候经常吃这个东西,特别的香,比什么饼干要好吃得多得多,就是不能多吃。
苏星慧吃得两眼弯弯的,吃了之后还靠在苏岩的背上吃,面对着榨油厂的天花板,她喜欢用这种很怪的方式来吃东西,觉得好玩。
苏星慧不知吃了多少片花生麸,没有妈妈在就是好,想吃多少吃多少,爷爷在不会多说什么,要是奶奶的话或许会说几句,还好没来。
之后便是苏岩和父亲把三个铁桶都提回车里,两个铁桶都是暂时借别人的,家里有一些其他的器皿,但这种不方便在路上运输,需要外借。
他忽然想到,如果家里有塑料制品可能好一点,比如油桶就很需要去买。
但是这个钱今日没拿,他都没想到要花这个,父亲也只带了些钱用来支付榨油的钱。
苏岩将三个油桶搬到胶轮车旁边之后,向父亲商量道:“阿爸,我过段时间买几个油桶,家里的缸用来装油可能不是特别好,一直放着也不好。”
父亲犹豫了一会儿,商量道:“油桶太贵了吧?现在塑料什么都贵,有点钱先省着用吧,没事,不用太急。”
苏岩向父亲说道:“没事没事。”
苏岩想的不单单是家里的油桶,还想把家里的木桶、凳子也换一小部分,但不要完全换。
自己也需要买几个小瓶子或者是小胶桶,封闭的那种,带上岭上,如果下次再弄一些鹿血便可以全部放进来。
袋子好用,但没有这种带提手式的水箱好用,下次再去打猎的话就方便了很多很多。
他虽说是这样回答,心里仍想着如果再去买点东西,肯定要买一部分塑料用品回家,家里很需要这个。在路上,小家伙们自然没有来的时候坐的那么舒服。
油桶边需要用许多绳子或者袋子来固定,虽说油桶封闭性特别的好,哪怕翻倒了也不会流出多少的油,但仍需要小心,不方便她们坐车。
回来的时候是上坡路,稍微费劲了一些。
四人回到家里,莫素云即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