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在路上说道:“阿岩,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才买马吗?”
他想了想,试问道:“可能是越冷,马跑得更好一点?越热它身体就容易热,本身它就不是我们这种本地马,可能不大习惯,改良了,也不是完全能扛得住吧。”
爷爷看了一眼白马,它依然正常,状态不错,笑道:“对,蒙古马就是这样的,如果是矮马倒是没什么问题,矮马不方便骑着人跑那么快,有好有坏吧。
“你干嘛不给小孩子买个矮马?一米多、一米一、一米二的那种,小孩子骑特别好,一米不到更好,你牵回来,全村的小孩子都跟你走。”
哈哈哈,还真是,小孩子就喜欢自己能完全掌握的高度,将他们控得死死的。
他知道有这种很矮的马,他们本地有,这种马只适合小孩子在附近骑或者是干些轻活等等。如果去县城便太费劲,它们要走很久,不能像过山风一样,跑两个半小时差不多便到了,或者更短点,冬天的话能加快速度。
苏岩时不时看看海东青有没有什么异常,此时是快走,他一回头,过山风以为有什么事,自己也扭了头,一面走,一面看。
他回头不要紧,它这一回头就要紧了。
白马的速度都降了下来,怂怂的。
一路上苏岩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都不见什么异常,但就是又害怕,这是他第一次买马,第一次牵马回家。
良久,爷爷说道:“以后家里有两匹马的话,用的地方多呀,你可以先给白马试试拉拉货,它习惯之后就好了。”
苏岩想想也是,等后面如果要运什么东西,例如稻谷、红薯、马铃薯等等,可以将胶轮车临时做一个小马车,拉着它来运,让它习惯一下村里的路况,如此也能让它尽快适应。
他回道:“好。”
两人从坐牢岭一路往下,往荷花乡进发,来到荷花水库这里之时,是下午五点多钟,还有几百米便要到家了。
今天女儿是在家弄着红薯,把红薯煮了,切成段,晾在家里的草垛或者是其他高处,让它尽快晒干晾干,后面就有好吃的了。
苏岩此时下马下坡,自然不能拉着马下坡。
今日他们一路上往下坡的时候,都要下来亲手牵住这匹白马,唯恐它有什么变故。
万一控制不住就麻烦了,只有两个人,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
一路安全地牵着马下了荷花水库大坡之后,苏岩便不继续骑着过山风,一面走,一面看着四处,而海东青也在看着这座乡村,以后就是它经常生活的地方,多看看。
二人三马来到村口之后,九叔公在地堂附近兜着圈子抽着旱烟,见到爷孙俩回来,笑道:“马带回来了?比上次(过山风)快吗?”
九叔公说完之后,便拄着拐杖往前走了走,在马的左侧方,看着马头、马脖子和马肚等相关地方,最后轻轻拍着马的脖子,说道:“蛮好的,这匹马要多少钱?少说要一千二百,肯定是差不多的。”苏岩摸着马脖子,回答道:“九叔公,这个一千一百五十,我们是从马场买的,马场平时没有这么好的马,就是冬天可能多一点点吧,平时的话很少的。”
九叔公闻言,笑道:“我就说嘛,现在买马真贵呀,比枪还贵哦。买一匹马,好日子就来了咯……”在九叔公的观念中,有马就是跟有牛一样,是个重要的生产工具。
以前还是生产队的时候,都是重要的家畜,比什么东西都珍贵。
至于建国之时更加了,说是“身家性命”也不为过。
九叔公拍了拍白马的脖子,说道:“嗯,蛮好的,再养一养它就肥点了,大概有差不多八百斤吧,还不够……再养养,肯定能养肥。”
他又笑道:“哦对了,你们家的花生麸够不够?我家多一些,拿一份过来给你们,本来你们家应该是够喂马的,多牵了一匹回来,肯定不太够吧?”
爷爷也没客气,接话道:“可以呀,到时候请你喝蛇胆酒,我这几天去阿一(张一)弄了几个很大的过山风蛇胆回来,过来我家喝一喝。”
苏岩一听,看着骝马的挂袋,有东西啊。
这两天一夜待下来,他没有发现爷爷从张一接过了几瓶蛇胆酒,爷爷做得还挺隐蔽的,什么东西都不声张,爷爷很喜欢瞒人啊,这回事没告诉自己。
九叔公拄着拐杖,笑道:“得呀,对了,他们(张一)村子应该有不一样的咸鱼吧,你有没有跟他换或者是跟他买?”
爷爷敲了挂袋一下,得意道:“肯定买了,买了一点,他们做的鱼特别靓!都是很靓的鱼做的咸鱼,比我们做得好,我买了很多。”
有些东西可以送,有些东西需要买。
苏岩有印象,爷爷是买了张一的咸鱼,但蛇胆酒他是真没想到。
二人和九叔公聊了一会儿天后,便往地堂里面走去,没见到家中的小家伙,她们或许都在家里。苏岩他们骑着两匹马回来,地堂的小孩子不见有什么异常,多出的这匹白马在村里特别少见,村里只有两匹白马,一匹是驮马,一匹是黄六的骑乘马。
此时在地堂里玩着的苏景仁和苏银花见到了三叔牵马回来,便喊道:“三叔,三叔!”
兴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