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黄六解释道:“嗯嗯,是要买,我是帮我之前认识的那个老表买的。他前段时间路过我们这边,就把定的钱先交给我,他还以为我忘了,其实没有,我顺便帮他定一下,省得叔公如果卖给别人了,那就麻烦了。”
黄六有些疑惑,看着爷爷问道:“歙,公太,他那匹马多少个月了?”
爷爷拍了一下海东青的后背,让它加快一下速度,回道:“五六个月了吧?还挺大的了,就是没有训过,像他没有训过的马要给他训,一年多带回来可能合适一点,或者九、十个月也行,现在才半岁多,我感觉还是太小了。”
黄六他家的白马也是爷爷亲手帮他选的,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应该是这一情况。
马如果真的想要,两三个月大一样可以抱回家,一般人还是喜欢大一点的,一岁、两岁的,养大起来也很快能用得上,生病的概率低一些。
他们三人一路骑行回到湖南水乡,苏岩路过别人的荔枝园,口水都流出来了、
上次来的路跟今天来的路不太一样,爷爷绕了一圈,专门来这边。
这里是张一叔公的邻居家,他每天都会过来摘一点尝尝味道,还得是入秋的时候东西更多,目前算少的。
黄六正要说话,此时冒出一个人出来,正是张一,原来他跟爷爷一样,都是想着吃这个,他身边是他的邻居。
他们和爷爷聊了一下,让他们下马去摘荔枝。
苏岩在摘的同时,给过山风掰了几个过山风,它在老家的时候偶尔也会尝一尝,偷吃的!
如果让它自己来吃荔枝,那有点风险,这个果子核不能给它吃。
当他们来到张一家的时候,过山风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的马。
苏岩跳下马后,它便溜了进去,回到了母马的身边,它的小兄弟也比前段日子要高上不少,一直在嗅它的味道。
张一和爷爷在聊天的时候,黄六去马的挂袋下取出荔枝,他们去荔枝园摘的时候摘了一点,另外有别的东西。
张一其实蛮奇怪的,爷爷会来他家并不少见,这个时候来就奇怪了。
以往从来没有过,爷爷跟他解释一通之后,他才确定,原来爷爷是来定马、定梅花鹿、定水果树苗这三大事。
他想来看看梅花鹿鹿场离他们这个乡还挺远的,他过来顺便把把关,他没养过,而九叔公跟他聊了那么久,他懂了不少。
等张一叔公和爷爷聊得差不多了,苏岩问道:“叔公,我们县城有个人想要一匹马,我跟他推荐了你家的小马崽,不知道你家定了没有?”
张一点了旱烟,笑道:“阿岩没有啊,一般马没有定那么快的,我们也不会那么着急把马定下来。”这就好了。
苏岩又道:“哦,这样啊,就是我那个朋友很喜欢我们家的黑马,我跟他说它有个兄弟,那时候它是两三个月大,今日差不多半岁了吧。他感觉我那匹马挺好的,就想要个同样的,正好你不是有吗?我就想帮他定一下,他出价还挺高的,他也很喜欢马的。
“他们村都是开摩托车、开单车的,马没有多少匹,他特别喜欢,每次我去他家的时候,都会摸我家的马半天,呵呵。”
苏岩淡化了钱这个因素,说钱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罗绍义很喜欢马。
像张一的马,一般来说都是用来卖给别人收入高一点的地方,不单单是为了钱,他也想让自己的马过得好一点。
像他家耕地的钱都没多少,他们村子算是收入不错的了,他也不急。
罗家庄比伏虎村、大姐夫、二姐夫的村子都要好不少,此外主人他也很喜欢马。
张一吹了个口哨,让自己的小马崽过来,它恋恋不舍地从过山风身边离开,小跑过去。
马特通人性,一下就来了。
张一摸着自己家马的脖子,应道:“哦“这样啊。前段时间还真有人问过,我说那么小,还没有打算卖,他就说等大的时候再过来看看,没想到你这么快!”
苏岩知道挑马的人一般都是挑一岁、一岁半的马,他懂这个,又道:“嗯嗯,他蛮着急的,我跟他说养马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没那么快,他问我是不是把他忘了?哈哈,挺有意思。”
张一见到过山风似乎又比以前重了不少,不是八百五十斤了,应该有九百斤往上,今年吃得更肥,皮毛柔顺。
过山风见到自己小兄弟过来了,自己走了过来,去拱了张一的肩膀,张一则拍了一下它的头。他笑道:“挺好的嘛,又长肥了。阿岩,可以,你是现在打算带回去,让你那个朋友自己养?还是打算我养大一点,然后再带回去?”
苏岩想着,那么小的马,自己带回去给罗绍义养,还不如让他养大一点再带回去呢。
先把它定下再说,更合适一些。
他便从裤袋里拿出三百块钱,交到了张一面前,说道:“叔公,不用那么早,不用,我想想……等我们腊月的时候再过来吧?那时候它蛮大了,或者明年再过几个月我们再过来也行,更好一点。“我去问一下他,我那个朋友说今年拉过来就好,这样他就比养得顺,如果让他身边附近有经验的人训一训,或者你可以教一下它也好。”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