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大块竹林,再往下又是一大片茅草丛,草丛中有一些很新鲜的小竹鼠推土,应是前段时间的竹鼠弄出来的。
原来藏在这里!
这下好了,他不打算把主入口封起来,就等着逼蟒蛇往这个洞口赶。
这时候他把小松它们挥开,让它们不靠近这边,等会儿要自己亲手来抓蟒蛇。
苏岩绕了一个大圈,给茅草丛的那个竹鼠洞也封了。
竹鼠不重要,为了防止蟒蛇等会儿有机会窜入这个洞,很有必要封了。
若是它往这边躲,肯定是非常熟悉这边的地形,因此,所有洞口都要堵上。
另外有一个极大的自然洞口,是一个天然的岭谷排水口,苏岩花了好大力气,搬了山石堵上。石块不需要太大,蟒蛇也没有那么灵活,不能把石块卷开再钻进去。
苏岩顺便又砍了两条金竹,用牛奶藤绑在一起,等会儿或许能用得上。
他将所有可能让蟒蛇钻出去的洞都塞好,随即打开通气口,取出一挂鞭炮来。
鞭炮本来就是为了吓唬动物准备的,今天第一次派上用场了。
苏岩将一挂鞭炮拆开,分成三个成团,将三条引火线绑在一起,划开火柴点燃。
鞭炮丢入通气口,再拿一块石头盖上。
“啪啪啪!”
三声巨响在洞内炸开,动静不小。
通气口一般是洞穴靠上的位置,鞭炮丢进去后会滑到较为核心的地方,用这个地方来放炮是最合适的。并且以这个大小,蟒蛇没道理往通气孔上冲,放炮极其安全。
放了第一炮后,又放了几个来助兴。
没多久,这条蟒蛇迅速地往石缝主入口钻了出来,与苏岩预料中的一样,它很了解这边的地形,主洞肯定也不是第一次爬了。
蟒蛇爬到一半的时候,苏岩拦住猫狗,不让它们靠近,免得蟒蛇卡到一半弄不出来。
等它完全出来,可以想怎么收拾它就怎么收拾它。
蟒蛇利落地滑到下方大块的金竹林里,苏岩不着急动手,先拿几块大小合适的石头把主洞口塞死,再拿两条长金竹棍子往下边伸。
与此同时,包子和小松早就蹲好了最佳位置。
自然的金竹不会太粗,这条蛇是无法爬上去的,金竹林也不是大片的密集竹林的生长模式,它没法借力往上爬。
蟒蛇绝妙的爬树功能在此时是用不上的,它跟狗一样,狗能跑到哪里,它也只能爬到哪里,地形很受限。
等到这条蛇爬到较多石块的地方时,他拿着长竹竿去按压它的蛇颈位置。
蛇滑得飞快,压到了它蛇腰中段。
苏岩用一只脚踩住竹竿,这条蛇便飞快地挥舞着尾巴,以求脱逃。
苏岩再拿另一条竹棍往它上方压,整只脚都踩了上去,后一条竹竿则用屁股压住,两边受力,蟒蛇更难挣扎。
有天然小石块的部分阻拦,它的蛇尾无法相互配合,形成完美的夹击形态,对于猫狗来说是利好的消息,不用那么忌惮它的大尾巴。
苏岩偶然间看清蟒蛇的云纹边缘有一些洒金,是刚刚才发现的,刚才都没有注意到,等会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会儿还不是观察的时候,先按下再讲。
而这时包子稍微有点怂,七斤以下的蛇它随便对付,七斤往上的它忌惮了许多。
以前它被狐狸欺负过,脚受了伤,后面差点被一条十斤多的蟒蛇弄死,对大蟒蛇还是比较后怕的。苏岩完全能理解,大蛇靠小松。
如果能把家里的小青也带过来更好,小青也会抓蛇,特别是蟒蛇这种没有毒的,它随便靠体重也能将蟒蛇压得死死的。
可惜距离有点远,今天带了猫就没带大狗,带了大狗就不能带猫。
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这种较怪的运输方法,没办法,小青太重了;此外,他自己肯定要走一段时间,等遇到大货的时候再请小青出山。
苏岩往腰上摸了摸,腰间挂着许多袋子,刚才发现蟒蛇的时候他便准备好了。
他把已经拆开的麻袋片抽出来,对着蛇头丢了过去,刚才用竹竿把蛇的颈部下方压得差不多。目前蛇头不是重点,如果能把它的尾巴控制住更为重要。
蟒蛇和其他蛇不一样,很不一样,需要根据它的发力结构来判断哪边最好控制、哪边容易受伤,确定好后则选好困住哪边。
它的头咬人又不是特别痛,重量不能把人一下子吞进去,那有什么好怕的?
它头部的肌肉反而不如其他位置发达,哪怕是尾巴,肌肉也比头部灵活、力量强,头部通常偏小,这也是为了方便吞食动物。
苏岩用东西盖住蟒蛇的头部后,很快被这条蟒蛇甩到了它的屁股的一边。
正好,苏岩就是想借这个机会,把打开的麻袋片甩到蟒蛇身后,等它尾巴卷来卷去的时候,顺便勾到一些东西,如此,即可天然地阻隔它的肌肉发力能力。
如果勾到一些被别人砍掉的、带尖的金竹根部,很容易勾住麻袋片,阻拦肌肉发力。
一般来说,大人砍东西都是斜着砍,省力,植物根部则很容易挂到东西,再加上一些凸起石块、小灌木丛和乱树杈等等,都有可能挂住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