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54章 伐辽战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伐辽战火(5 / 7)

沉声道:“传令,告诉李孝忠,加快收留难民,必要时候,可以骑马、赶车越境去接!”

——

三月,辽天祚帝听信后族萧奉先的谗言,将皇子晋王耶律敖卢斡及其生母文妃萧瑟瑟杀死,致使耶律敖卢斡的姨父耶律余睹举兵反叛,归顺金国,并率兵攻打辽国南京(后世的北京城,大宋称之燕州)。

当时,天祚帝身居南京,闻报后心惊胆战,急忙向居庸关逃窜。

天祚帝逃匿夹山之后,辽国群臣及汉官们,一致谋立耶律淳为皇帝。

还让府衙百官、诸军、僧道、父老乡亲等一万多人,到耶律淳府前,劝说耶律淳登基。

耶律淳则假模假式地推辞。

最后,耶律淳堂而皇之地即位,尊号“天锡皇帝”,改保大二年为建福元年,史称“北辽”。

耶律淳当上皇帝后,将天祚帝降封为湘阴王;并派遣使者向金国奏表,请求将北辽纳为金国的附属国。

金国并未答复,但确实没有继续进攻南京府,而是去追天祚帝了。

燕地辽人舒了口气,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北边的金人虽然走了,南边却来了一群宋人。

童贯想到赵佶的指示,派人去燕京城,劝降耶律淳。

耶律淳大怒,当即斩杀宋使,童贯以此为理由,开始进兵。

大军兵分两路,西路军七万,由种师道率领,从雄州往白沟河进发!

东路军八万,由刘延庆率领,从霸州往范村进攻。

伐辽的大业终于开启。

整个大宋都在等待着童宣帅的捷报。

——

陈绍与女真人,也是扯皮推诿了好几次,甚至爆发过一次小的冲突。

两边都死了些人,但都没有选择把事情闹大。

但是很快,女真人撤走了,好像是去围攻天祚帝,暂时撤离了边境。

陈绍骑马,带着一些亲兵,来到宥州城郊。

进入一个庄园之后,只见门口立着一块石头,上面有不算好看的五个大字。

一品广源堂

看着自己的笔迹,陈绍有点想笑。

迈步走入那神奇的山中楼,陈绍顿时感觉到一阵阴冷。

原本金碧辉煌的灯柱,琉璃灯盏都消失了,青砖狱墙高有五丈,铁钉蒺藜密布墙头,唯一的入口是墙下那道黑黝黝的沉重铁门。

门下有导轨,需要门里门外的人共同转动绞盘,才能将千斤铁门打开出入,同样铁门共有七重,渐次深入地下。

被关到这里的人,想逃出去,那是根本不可能。

七道关卡,每道后面都有一片房间,或是牢房,或是审讯室,或是档案室

陈绍点着头,对身后的王寅说道:“这地方不错啊,你怎么发现的?”

王寅把那三个商人在此淫乐的事,跟陈绍稍微提了一嘴。

陈绍冷笑一声,心道他们也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关键的位置,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外人谁也不能信!

退出这牢狱,往另一个方向,总算是有点阳光照射进来。

那是广源堂的番子们办公之所在,各种情报就在这里被分门别类,择重要的上报陈绍。

陈绍坐下之后,面前摆着一迭东西,他大致翻看着。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只通过账簿、很难摸清生意的具体名目;但他还是着重看了一下,里面附有的仓库进出清单。

商队的经营十分健康,王寅确实很有能力,他没有强行插手商队的管理,而是在保留了大部分纲首(总舶主/掌盘子)、副纲(二当家/帮柜分管货物调配与账目,监督契约履行)和行老(市头/牙魁负责定价、交涉关税、打点官吏,需精通各族语言及地方潜规则)的基础上,在商队中按十比一的人数,安插了许多番子。

对这个新成立的广源堂,陈绍还是很满意的,基本上满足了自己对他们的要求。

有的地方,还有惊喜,比如说商队管理、以及情报的获取上,都超额完成了自己的预期。

陈绍对他,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比如广源堂最精锐的番子,就全部是横山最早追随陈绍的那些人。

这堪称是他的本部部曲!

而且陈绍还专门设立了几个不属于王寅管辖的营,也在广源堂中,直接对陈绍负责,向他汇报,相当于是广源堂内部的监察机构。

并且商队钱财的统计和账本,也是掌握在其他营手里的,两者都同时对陈绍负责,互不统属。

陈绍知道,情报组织具有多么大的重要作用,可也知道它一旦沦为某人一手把持的特权机构后,可以翻云覆雨,甚至把他头上的最高统治者玩弄于股掌之上。

所以既要发挥它的作用,又得尽量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它渐渐沦为某个特工组织强腕人物的私人工具。

陈绍并不怀疑王寅对自己的忠诚,至少在此时,他不会对自己心怀歹意。

但是陈绍向来是不肯把安危,置于某个人的忠诚上的,人是个很复杂的东西,谁都有能会背叛,就看条件是什么了。

对所有机构的设置,最好是从一开始就立下了相应的制度,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它更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