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身世
景仁帝的六个儿子中,只老四与老八尚未成亲。四皇子辽王长期驻守北疆,皇帝鞭长莫及。而八皇子沐王就在皇帝眼皮底下,提了几次要替他选妃,均被八皇子挡回去。景仁帝也明白,这个儿子好结交江湖人士,时常微服潜出宫,一去便是两三月。就这般恣意妄为,哪有心思安稳家室?且八皇子今年刚十九,念在他年纪尚轻,景仁帝之前也未逼太紧,言明待及冠后再议。
眼下不过还有半年时间,已有不少朝中大臣蠢蠢欲动,悄悄将府中女儿的画像送入了宫。
戚离缺便是其中之一。
此人老奸巨猾,喜好攀附权贵。尽管大女儿做了太子昭训,却依然不受太子重用,于是意图用二女儿再搏一个侧妃之位。但或许戚离缺自觉希望渺茫,忽然间转头想把二小姐嫁入尚书府。当然,其中极可能还有弯弯绕绕的原因。总之,在吏部尚书方季恺的牵线搭桥下,太子思虑良久,开口让武家应下这门亲事。既是太子之意,卫子嫣哪里能想到什么法子改变太子的决定?若换作晏启正兴许可能,毕竞他在太子面前还说的上话。武关义叹了口气,语气沮丧:“可惜北疆路途遥远,等他办完差回来,木已成舟。”
“他去了北疆?"卫子嫣听了一惊,难怪说要两三月才回。“唔,他奉太子之命去查刺客,还有……辽王。”晏启正此趟秘密出行,若非他坚决不肯娶亲,他爹也不会告诉他。武关义小声提醒:“嫂子心中有数就行,别往外说。”刺客与辽王?
卫子嫣又是一惊,昨日午间那个噩梦不由自主浮上心头。“那他……会不会有危险?”
天空响过两声闷雷,北疆县阴云密布。
“怎地你一回来又要下雨了?"鱼苏功抬头望了望天,催促才从军营回来的晏启正。“咱们得抓紧,别赶上淋成落汤鸡。”两人各骑一匹高头大马,行走在雨后松软的林间小道上,后面跟着十来个自己人,还有罗知县"盛情增援"的几个官兵。晏启正去军营这一天一夜,鱼苏功如法炮制,带着手下将刺客的画像贴在闹市处,再同时一户户商家问过去,不出半日便有了眉目。此人名叫张超,曾在当地土财主柳家做家卫。没想到这个柳家在县衙还有刑事案卷,鱼苏功刚了解完内中详情,见晏启正从军营回来,立即抓着他一起动身前往柳家老宅。“穿过这片树林,前面便是柳宅。不过,据说这个柳家早已衰败,如今只是空宅,里间唯留一个哑奴。”
“哑奴?"晏启正浓眉微微一敛。
“放心,我找了会手语的人跟在后头。”
“柳家如何会衰败?"晏启正尚未得及翻阅卷宗,心中疑窦重重。“说起来有点惨。"鱼苏功脑子里开始回忆卷宗上记录的内容。“柳家当年经商有道,富甲一方,又乐善好施,在北疆颇有名望。可惜柳老爷早年打拼太过,伤了根本,三十出头人就去了。跟着柳夫人抑郁成疾,一年后也走了。好在柳家两个儿子争气,守住了家业。”说到这儿,鱼苏功深叹一口气。
“可惜命运多舛,这俩兄弟去年隆冬带商队返回路上遭遇土匪,没有一个人活下来。”
鱼苏功连连惋惜摇头:“据说柳家已在高高兴兴筹备春季娶亲,结果两兄弟忽然就没了,剩下一个妹妹难掌大局,柳家的生意被瓜分一空,柳家也从此没落。”
“柳家剩下的这个妹妹………叫什么?”
鱼苏功嘶了一声,这可难为他的记性了:“……什么珏……还是柳珏什么珏,不就是玉?
晏启正思绪飘回三月间。
“晏大公子这厢有礼了,小女子名唤柳玉儿。”柳氏兄弟去年冬遇难,柳玉儿今春来梁京投亲,时间线刚好,恐怕不会这般凑巧。
自称家道中落、子然一身的柳玉儿,会是北疆富商柳氏家的孤女?若是,她初来梁京便刻意来接近自己,又隐瞒身份谎称老家密州罗县,意欲何为?
不多时,树林后的道路豁然开朗,路面渐宽。晏启正与鱼苏功策马加鞭,很快,柳宅的面貌映入眼帘。
高墙大门,青砖绿瓦,门前一对硕大石狮。斑驳的红漆大门紧闭,一个官兵上前拍门。直叫了半盏茶功夫,门才从内打开,一个瘦弱的老头,鬓发斑白,胡须凌乱,浑浊的眼睛惊恐地打量他们这群不速之客。
晏启正翻身下马,与鱼苏功一道走到他面前。“老人家不用怕,我们不打人、不抓人,只来向您请教几个问题。"鱼苏功弯下高大的身躯,轻言细语。
老头看着他,依然战战兢兢。
会手语的人跟着也上前来,对他比划着说:“柳伯,他们是外面官府来的,跟您打听些旧事而已。”
叫柳伯的老头应是认识手语,顺从地点了点头。“柳伯还记得家卫张超吗?"鱼苏功开门见山。老头看完手语,张着嘴先是点了下头,旋即又拼命摇头,眼神依旧慌张。鱼苏功笑笑:“那便是认识了。”
柳伯连忙"啊啊啊"地手指一通比划。
手语人看懂了:“他说张超死了,与柳氏兄弟一并死在土匪手里。”头顶又是一阵轰隆隆的滚雷,鱼苏功转脸与晏启正对视一眼,又笑着问柳伯:“您见过他的尸身?他葬在何处?”
哑奴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