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提解除婚约。可没想到不仅没退成亲,反而从此被她追着纠缠,且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越来越过分,也令他越来越讨厌天…….
只不过,一直到最后他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她做戏骗自己而.……晏启正握着酒杯,默然沉思,那些打着喜欢的幌子对他死缠烂打的心思,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最初对他避嫌的十三岁,还是……更早以前?一想到她对另一个男子悄悄喜欢了三年,甚而更久,晏启正胸口的胀意一波一波,将他整个人堵得死死。
如果一一
一开始就耐心地陪她抓蝴蝶,做她想要的晏哥哥,后来…她会不会就……不会喜欢上别人?
晏启正抬起手背盖住眼皮,试图缓过心头那阵难受。如果一一
闭上的眼睛又徐徐睁开,眼尾处有一抹殷红。如果,给她想要的自由,她是不是….
不会像现在这般.…….
讨厌他?
“胡闹!这才成亲多久就想着不过了?”
太阳西斜,晏夫人好不容易把老爷盼回来,一五一十告知今日的来龙去脉,晏孙蔚听到最后脱口而出。
“若我们晏卫两家由亲家变仇家,我还有何面目见卫太中?"晏孙蔚悻悻地将解了一半的衣衫又穿回去,“我找他去!”“老爷一一"晏夫人上前拦住他,“启正也不想的。”“他不想?难不成人家女儿想?”
这世道,即便夫妻和平分开,终究对女方的影响不小。若是日子能勉强过下去,哪个女子愿意和离?
再加之成亲前,自家儿子口口声声不喜卫家丫头,几次三番斩钉截铁要退亲,晏孙蔚自然笃定问题出在自家儿子身上。“话也不能这么说,"晏夫人到底心疼儿子,“启正已经尽力了。和子嫣吵成这样,他应当也不好受,一个人在书房喝酒……”晏孙蔚看夫人红了眼眶,态度软和下来:“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听之任之,什么都不管吧?
晏夫人可没这么打算。小夫妻闹矛盾,他们长辈不好事事干预,却也不能放任不管。眼下刚闹崩,两个人头脑还热着,冷一冷也是好的。“老爷明日上朝的时候,找个机会同卫老爷私下聊聊,先看看卫家怎么说,再想后面怎么办。”
晏孙蔚听了一想,觉得夫人说得有道理,当即点头应下来。可又一想,若他是卫老爷,对方今晚没一个说法,积怨一夜更不易释怀。这种事还得趁热打铁,尽早行动。
于是,晏孙蔚重新理好衣裳,唤了小厮驾车直奔卫府。卫积知很快笑脸出迎,晏孙蔚心下猜测,或许他还不知道女儿是赌气回的娘家?
无论如何,没有一上来就被老友怒目相向,多少让晏孙蔚大大松了口气。“论悟兄,晏某先替启正向你赔个不是。“说着,两手一拱,朝对方躬下身去。
卫积知一头雾水:“怎么回事?启正怎么了?”晏孙蔚重新站直身体:“启正昨夜与子嫣吵嘴,估计说了些过分的话,把子嫣给气回娘家了。”
卫积知脸色骤变:“气回娘家?”
“是…子嫣应当没同你们说明缘.……”
“不是一一"卫积知打断他,“子嫣就没回来过!”“没回?"晏孙蔚诧然。
“没有啊!”
二人沉默地看着彼此,忽然异口同声:“那她去哪儿了?”意识到不对劲,卫积知连忙差丫鬟去请夫人过来。晏孙蔚说得言之凿凿,卫积知怕女儿回家的消息被夫人瞒了,是以要确认一番。哪知卫夫人来到堂中,闻讯后比两位老爷的反应还要强烈。“我没见过嫣儿,她没回家,她去哪儿了?“话音未落,焦急的脸上就快掉下泪来。
这下确定女儿没回家,卫积知与夫人急作一团,让晏孙蔚赶快回府再看看,万一女儿最后又回去了呢?
晏孙蔚刚上马车,卫氏夫妇又追上来要同去,于是三人分乘两部马车赶往晏府。
晏启正一直呆在书房。
那酒劲道大,虽然未醉,却扛不住想睡觉。他也不知何时睡着的,醒来时趴在书案上,半边胳膊麻得没有知觉。
正靠着椅背缓那股劲儿,不经意扫见台上的海棠。“这盆海棠送去书房。”
“你想放哪儿就放哪儿,若买的不够,明日再买……”胸口的苦涩再度泛了上来。
他对她不好么?还是说,太迟了?
毕竞那里已经有了人,他做得再多也毫无意义了吧?除了一一
放她离开……
待麻掉的胳膊能抬动了,晏启正摊开一张信纸,提笔开始书写。白耳在案上来回走动,不时过来蹭他握笔的手捣蛋。实在没办法,只得把它赶下去。等全部写完晾干,再将它抱回案上。它却像是发脾气,从他手下钻出去,撒腿就跑。刚写完的信纸被它的爪子带飞,晏启正连忙伸手按住。仔细查看,“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行字上被它的爪子划出几道微小的裂痕。
晏启正尤在考虑要不要重写一张,许继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叫:“不好了,不好了!少夫人不见了!”
“怎么回事?“晏启正腾地站起来。
“卫老爷和卫夫人就在前厅,他们说少夫人根本没回过娘家……好像现在,没人知道少夫人去了哪儿。”